美文网首页
悟:解读

悟:解读

作者: 若水青卿 | 来源:发表于2023-10-10 16:46 被阅读0次

发现一件让我很受启发,同时也很有意思的现象。

不同的两个人,处在相同的环境中,他们的感受、判断、预期,有可能天壤之别。而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源,不在于外物,而在于两个人对环境所给予的信息的解读不同。

举个例子,对于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有的人会因其可能带来的巨大压力而觉得它是一个负担,是一个无法承受的包袱,而有的人则将其视作一次可以跳跃起飞的机会。

于是,截然相反的判断会使他们做出完全不同的选择,前者很可能在机会面前逃避退缩,而后者则更可能在机会面前勇担责任,接受挑战。

你可以说前者更加消极悲观,后者更加积极乐观,这当然是没错的,但在悲观与乐观的表象背后,反映的恰恰是对客观信息的解读的不同。

这种差异与两个人的成长环境、成长经历、内心所秉持的价值观念等等息息相关。

比如说前者更有可能在一个严苛的、循规蹈矩的、容错率很低的环境中长大。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出来的孩子可能更加害怕犯错,在解读环境信息时会更多地看到信息中所隐含的风险,而不是可能的机会。

而后者则更有可能在一个宽松的、相对自由的、不那么苛责的环境中被塑造出来。由于在成长中很少受到苛责,所以他们相对而言就不会那么害怕犯错与失败,也就更加有勇气去接受和面对挑战,也就比前者更有可能抓住和把握机会。

而两人在个人发展上所能达到的高度也因此而很可能产生比较大的差异。

而所有这些的不同,包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做出的选择不同,以及最后所达成的结果不同,将所有这些追根溯源的话,源头就在于两个人对相同一件事的解读不同。

果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那么认识到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和帮助呢?

最大的启发莫过于当我们在看待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更有意识地觉知自己是在从哪个角度解读外界的信息,以及能否从不同的角度或者更加客观与积极的角度来解读信息。

功利一点说,它有可能让我们去把握好一些过去没有勇气去把握的机会。这对我们的个人发展有益。

抛开功利的因素,如果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那么我们的生活也很有可能会因此而变得更加平和、愉快和幸福。

毕竟,想要让自己变得乐观、勇敢,在生活面前表现得自如而从容,光靠喊几句“乐观”、“勇敢”的口号,可能帮助并不会太大,也不会很持久。真正的改变要从心开始,从意识深处开始,而对这个世界的解读,就恰恰是我们意识的体现,也必将反过来很有力地影响我们的意识。

人到中年,悟得此点,也算是在“不惑”这件事上终于开了点儿窍了。

相关文章

  • 听樊登老师解读希阿荣博堪布《透过佛法看世界》如何看待痛苦和控制贪

    佛法博大精深,仅凭听几遍解读是不能说什么懂的,樊登老师的解读是他和他的团队对堪布所悟佛法的悟,而我的有感则是对樊登...

  • 平和,是力量

    平和,是一种能量,更是一种力量。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个悟字其实玄机暗藏,悟,分开解读为吾和心,悟,终究是要向心内求...

  • 道德经抄写3

    今日继续抄写的第一章注释,译文,解读部分,有了新的体会: 老子所悟,不能一一具体描述,所写的是所悟得的大概描述。 ...

  • 03-17听讲座,思教学,记感悟

    听讲座记感悟 “感悟”可以从“感”和“悟”两方面来解读,其中,“感”来源于外界刺激,...

  • 解读道之悟(一)

    第一章 天地之始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

  • 品悟《黄帝内经》——解读“魂”与“魄”

    品悟《黄帝内经》——解读“魂”与“魄” 一、“魂”“魄”的字义 1、《说文解字》对“魂”有着生动形象的描述:“魂,...

  • 《回家》第二次线上分享

    解读“回家” 因在外“流浪”,未曾带书,今个就朱老师的《回家,越走越快乐》的这个“家”谈谈自己所悟的几...

  • 害人害己

    写作真那么容易,浅知浅懂终是害人害己! 若非明心见性,所解读之悟皆野狐禅,何人受得起!

  • 秋好悟(解读虚云作)

    杖击一夜秋,白水天涯流。 经年交心累,大泽放鹭鸥。 古井深凉寒,无波隐虚浮。 未得明鉴里,丹书废案头。 箫瑟不合掌...

  • 观课《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浪漫诗人普希金,俄国现代他先行。 人生多舛运多磨,痴情一博迷自身。 新诗再现续生命,多角解读悟真情。 人生大多不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悟: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aw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