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文城》中说:所谓中年危机,真正让人焦虑的,不是孤单,不是贫穷,更不是衰老,而是人到中年你才发现,你从来没有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活过。
这几天参与的讨论,给我的触动很大。我想起了一句话:道理明白很多,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人生。
很多人左右彷徨,不是因为没有机会,没有资源,而是没有目标,没有朝向目标踏出第一步的决心和勇气,或者说这不是踏出第一步的决心和勇气,而是肯不肯接纳自己的信心和勇气。
人到中年,还不肯接受每个人都有行差踏错的可能,还不肯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心态去解决问题,还不肯更新认知避免重复的坑,只能感慨自己的退缩和懦弱了。
朝闻道夕死可矣。人总要向着光明、透亮去活,哪怕去争取那一天、一分、一秒。
对自己种种的不接纳不敢行不能够,也许是先天的也许是后天的原因。因为童年被允许的体验感不够,也因为长大后让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用一万个“都是别人的错”作为理由而不觉,从而让自己丧失了充分的体验感。
可我们还一直按照这个模式活。就地打磨磨地活,更加重了不满和不堪。
看到一个朋友引颈前行。我有些心疼:这些年,你还好吗?我们都人到中年了,生命的前后,生与死、空与有、善和恶、男和女、权利和功名……太多生命的意义可以让我们不慌张了。那些每一块、每一颗让我们曾经紧张慌张的生活碎片,都是属于我们的体验感,不是身外之物,而是与我们同在的。
这个时候放下慌张,知止而后有定,能静、能安、能虑、能得的方法,就是去做一件身心有所裨益的事。有意识地去坚持做给自己的好人好事,可以每天坚持读一段时间书或写一篇日记,上一门课,或者打一套金刚功或者八段锦、打坐冥想或者学习心仪的歌曲舞蹈。
没有给过自己固定的仪式的人,体验感无法丰富和改变。一年后的你还是今天的你,十年后也还是停留原地,持续是你知道的你,而不是活出一个你不知道的你自己。
生活里满是碎片且体验感不足的人,总会被一种无力感缠绕。自己也能感知起不了势,即使到了起飞风口,也无法持续。让虚荣和外求的陈念落定,会发觉是自己没有连接到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
这才是中年危机的原因。
由衷地去改变,从一件可以坚持对自己身心有裨益的小事上坚持实践,丰富体验,生活也同步发生改变。并随着在体验中的喜悦更好地变化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