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很焦虑,或者在受一些别的苦,你想帮他,但是你怎么说他都不听,你说气不气?
有的人已经划清楚界限了,不想帮了,那恭喜你解脱了。
但是有的人看到另外一个人受苦,因为你爱他,不想让他受苦,所以你想帮他。
想帮助身边的人很好,但你首先要知道:讲道理是很难改变别人的观点的。
你想改变72岁的妈妈的观点,让她不要这么想、要那么想,让她不焦虑,这个不仅会没有用,而且还会引发她不该这么想的自责,可能会让她更焦虑,也可能会让她更委屈,觉得自己不被理解。
如果妈妈跟你说:我觉得门口有一个坏人他总是想害我。你说他不会啊,他好好的他干嘛要害你,你别这么想。那么妈妈就会觉得不被理解。
换一种方式来化解她的焦虑,就是同意她。你与其花时间去开导她,不如花时间去同意她。
你可以跟妈妈说:是的确是这样,有可能。可得小心点啊,可得把门锁好了,万一隔壁坏人进来了怎么办?我还瞅过他几次,那人看起来的确有点坏。
你猜如果你去跟妈妈这么说,她会有什么反应?
如果你再跟她一起去讨论危险的后果或其他细节,比如,你再去问问妈妈:你觉得这种人有可能什么时间进来呢?你说他白天作案风险高,还是晚上作案风险高呀。

这时候妈妈又会有什么反应呢?
你不必去灌输你的心理现实,你只需要尊重她的心理现实就好了。
当焦虑被讨论被看见,焦虑就在被缓解。当情绪被看见,它就流动了,流动它就缓解了。缓解之后人就有了现实检验能力,就不会想那么多了。
所以这是帮助一个人,括弧,如果你愿意帮助一个人的话啊,最好的方式就是带有认同的陪伴,陪伴是改变一个人最好的方式。
陪伴不是在他身边,陪伴是让他知道你跟他站在一起,陪伴是跟他一起谈论他的潜意识感兴趣的话题。
如果有些人天天陪着老人,但是又给他添堵,还不如让她消停点。为什么有些儿女让老人们总是很无奈,就是因为他们总会批评老人,总会责备,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被嫌弃的。他们就会又焦虑又落寞。心情不好是最大的伤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