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儿童的占有心理及其变化。
儿童的专注
我们可以发现,人的行为跟人类的最高特征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对于儿童来说,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他们开始集中精力对待某件事情。
能够集中注意力,对儿童的成长非常重要,
儿童需要有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就与他们的正常发展紧密相连。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容易被周围的事物所影响,他们会被各种事物吸引,每天都要亲自去尝试,只有静下心来专注于一件事,他才能更好的进入自己的时间,安排自己的活动。
儿童有了一定的专注能力之后,她的韧性也会随之出现。韧性,或者说一种持久的耐力,是人类的又一个性格特征。
我们会发现,儿童总是会重复的进行同一项活动,而其实这种重复并没有什么外部目的,而是靠一种内在的力量来驱动。儿童不停的重复同一件令他专注的事情,这必然会对他的专注起到强化巩固的作用。
对于儿童来说,不断重复一项工作,更有另外一层意义,即证明儿童具有完成那件事的能力。
自然的规律
成人的行为是他们思想的体现,而儿童的行为是在自然规律的作用下进行的。
要锻炼自己的能力,儿童当然不会总是根据别人的要求来行动,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对儿童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这种内在的力量受到了压抑和束缚,儿童的专注能力,意志力的发展都会随之受到阻碍。所以成人应该让儿童远离自己的限制,去发展自己的能力,儿童也会自发的努力挣脱成人的限制。
儿童的占有心理。
正常的儿童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的对事物进行选择。他的注意力并不是专注于事物本身,而是透过这个事物能够认识到其中所包含的知识和信息。
儿童的占有欲会经历一个变化的过程。
儿童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后,会扔掉甚至弄坏它们,好像他们天生就有破坏欲一样。
作者通过描述儿童和手表等案例来表明,儿童的兴趣点并不在手表本身,而在手表的工作原理。由此得出,他们对物体的需要也不停留在物体的本身,而是希望获得进一步的了解。
占有心理的第二种类型,正是努力了解事物的工作方式,并以各种表现形式存在着。作者通过儿童采花,然后把它扔掉,弄碎来举例说明,对于儿童而言,破坏欲和占有欲是同时存在的,儿童了解花的结构和构造之后儿童就会专注于对花进行研究。对于昆虫小动物等等也是一样的。实际上,儿童想占有的并不是这个物体本身,而是跟这个物体相关的知识。
作者认为,说教无法防止孩子破坏东西。有时候,孩子对事物的占有欲,只是源于不想别人得到,对此我们一味的说教,效果不会持久,他们很快还会这样做。
而专注的工作,能把知识和爱传递给孩子,能挖掘孩子内心深藏的美好。
原文:
历史上的成功人士都热情的追求着美好的事物。他们以各种方式思考生命,保护和发展生命,以自己的智慧为生命提供帮助。农民们勤勤恳恳地照看着亲手种植的作物和饲养的动物,科学家们日夜不停的进行实验研究。人性从最初的占有心理和破坏欲开始慢慢转变为爱和服务他人。小时候破坏花园里植物的孩子会渐渐投入对植物成长的细心观察与呵护,在他们的口中,那些花花草草不再是"我的…"而是"这个…"。他们心灵世界出现了一种新的意识,而他们的爱与情感也随之升华了。
……对于人类来说,重要的不是物理学,植物学或者手工作品,而是人类内在的精神和意志,它需要不断的被完善。
(人性的光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