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考研 | 防治原则

作者: 148a4098b41a | 来源:发表于2019-07-03 10:58 被阅读0次

    一、预防

    1.未病先防

    (1)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

    调摄精神:“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加强锻炼、生活起居应有规律和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

    (2)防治病邪的侵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2.既病防变:包括早期诊治和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二、治则

    1.概念: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法则。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治则是指导治法的总则治法是治则的具体化。

    2.治病求本:治病求本就是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本和标是相对的概念,有多重含义,可以用来说明病变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主次关系。

    (1)正治与反治:“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①正治:又称逆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则。逆,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正治法适用于疾病征象与疾病本质相一致的病证,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②反治:又称从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从,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假象相一致。

    “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2)治标与治本:

    ①急则治其标:“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小大不利,治其标”。

    ②缓则之气本:对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有重要意义。

    ③标本兼治:标病本病并重时用。

    3.扶正与祛邪

    (1)扶正与祛邪的概念及关系:

    扶正即是扶住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多用补虚之法;祛邪即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多用泻实之法。二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

    (2)扶正祛邪的运用原则:

    扶正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而邪气也不盛的虚性病证。

    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

    扶正与祛邪兼用适用于正虚邪实病证,而且两者同时兼用则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先祛邪后扶正用于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耐攻或兼扶正反会助邪之证。

    先扶正后祛邪用于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者,因兼以攻邪反更伤正。

    4.调整阴阳

    (1)损其偏盛:治热以寒(热着寒之);治寒以热(寒者热之)。

    (2)补其偏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中求阴”、“阴中求阳”,即在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5.调整脏腑功能:根据各脏腑生理上的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的道理,注意调整各脏腑之间的关系,使其功能协调,才能收到好的治疗效果。

    6.调理气血关系

        调理气血关系的原则为:“有余泻之,不足补之”。气虚致血虚或气血两虚者,治以气血双补,以补气为主;气虚血瘀,治以补气行血;气滞血瘀,治以理气活血化瘀;气虚不能摄血,治以补气摄血;血脱者,急以补气固脱。

    7.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因时制宜: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选择制定适宜的治疗用药原则。“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

    (2)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选择制定适宜的治疗用药的原则。“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

    (3)因人制宜: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的不同特点,选择制定适宜的治疗用药的原则。

    想了解更多中医考研干货请关注公众号:高教医考 ,更多刘应科老师的中医考研书籍请到天猫云图盛世图书专营店选购,更多强化知识点可关注高教考试在线官网,有免费中医课程相送哦~请加中医考研交流群:101666193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考研 | 防治原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xq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