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之年

作者: 嘉节号长春 | 来源:发表于2024-02-21 08:52 被阅读0次

宋末元初词人汪元量力《太常引(四月初八日庆六十)》:“世间王母,月中仙子,花甲一周天”。哈,人世间一个甲子六十年,到“世间王母,月中仙子”那里,只一整天罢了,难怪人家年岁无穷尽。看来唐伯虎《桃花庵遇仙记》“花中不知日月短,岂料世上已千年”也确有来历。

而宋诗人陶梦桂《余试吏初期六十止今遂初原喜而赋之》:“今岁才週花甲子,此身已居菊东篱”,大意是,年已六十,从官场退了下来,学陶渊明采菊东篱”。

乍看都潇洒,实际字里行间渗透着丝丝无奈,心有不甘。

汉语里形容年老的语词甚多,稍微文艺一些,诗话一点的表达方式有:年逾花甲,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古稀之年,则指七十岁,古代已然高龄,也可以称为耳顺之年。耄耋之年:指八十九十岁的老人,古时极少见。垂暮之年:指快要到或已接近人之晚年;“垂”者,接近也。鲐背之年:指九十大寿的高龄时期。鲐,原指鲐鱼。由于老年人背部的褶皱如同鲐鱼的斑纹,因而引申为”高寿老人“之意。期颐之年:指一百岁之人······

以老家话来讲,如果是个“老来嗐(说话不讲究,很是随口)”的话,则有“老不死的”,“棺材瓤子”,“行将就木”,“半截已然入土”“人老珠黄”“年华老去”等等。当然,此种分明有小品风格的表达只用于自称,以及同龄惯熟者的玩笑,不可随便来。

而此刻弯腰驼背正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的这厮(即笔者),便是个历经过一甲子的家伙;照镜子的话,自个儿都看着自个儿丑丑的,满脸褶皱和松弛的皮肤,三个字:不待见。

具体的麻烦则是:视力,听力和记忆力都在快速下降。若果说视力和听力的减弱对一个过气之人未必是坏事的话,那记忆瞬间即逝便是对自信心的嘲弄了。有时独自一个人在那发呆:那是因为自己搞不清自己到底是谁了······

对了,口腔内的老牙也在为难主人:数颗已经掉了的那就不说了,止留下一个个豁口倒也清爽,没啥子牵扯了。就像人世间的婚姻,有的一结婚就是一辈子;有的呢,很快就彼此生厌,互不待见。笔者现在的尴尬是,一颗处于最关键位置的老牙忽忽悠悠,摇摇晃晃,大大拉拉,牙龈肿痛,但死活不掉,似乎在赌气,徒手拔拽亦无果,仿佛顽敌之碉堡,满口腔都为之别扭尴尬,说话吃饭皆不得劲儿;又似早先大户人家大门边的石头狮子,已然坍掉,却死活移不走。吃苹果的话更是要命,丝丝渣渣会不约而同齐聚豁口处,不得已只好因此刷牙。至于由此带来的疼痛,那就更不用提了。

尿频尿急,尿淅沥,尿不尽,那就不提用了,再急的脾气也由不得你。记得小时候村里,一帮一起玩耍一起上课的臭小子撒尿时男孩子一些男孩会站成一排,比赛谁尿得远,谁尿得高,尿得近的会被取笑。而最厉害的其尿柱会跳墙到女厕那边,激起惊叫和臭骂·······转眼间半个世纪已然过去,,回想起来,感慨万千。

花甲之年,岁月已逝。昨日如诗,感慨系之。回首往事,悲喜交织。故事历历,花下笑语。生活美好,心存感激。祝愿你我,诸事顺利!

相关文章

  • 花甲之年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歌词里简短的十二个字吐露出我们未来的写照。 花甲之年选择远离城市的喧嚣,寻觅...

  • 花甲之年

    过了60岁,应该把自己的身体看重一些,换句话说,重点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那么,怎么保护身体呢? ...

  • 武汉长江大桥

    花甲之年,看着羡慕。

  • 花甲

    16#182【情感】写实 《 恭请花甲之年 》 恍惚花甲之年 于瞬间一刻 凭一盅六十年醇酿老酒 那口吻也...

  • 安慰下浪囊

    本来标题 是花甲之年,结果因为电脑在修复 ,影响了速度 ,输入法怎么也切换不成,就出现了这个。 反正,花甲之年也是...

  • 花甲之年谈感情

    老赵,1961年出生,是叔叔级别的同事,性格幽默,人很热心肠,也很能聊天,是个可爱的老小孩。所以他在的地方,只要有...

  • 花甲之年的母亲

    母亲出生于五六年,今年已六十二岁了。想想也是,我都三十六了,母亲怎么会不老呢? 前几天,因为大舅家里失火,造成不少...

  • 花甲之年  仍在漂泊

    正吃着午饭,蒙先生走进来,用一口纯正的北方普通话笑着和大家打招呼:“呵呵,有肉有豆腐有小白菜,这自家做的...

  • 花甲之年上小班

    秋舞金纱尽秦川 云舒旗袍在林间 吹拉弹唱又出山 老天要把青春还 七十三岁做师范 花甲之年上小班

  • 花甲之年喜结连理

    步入花甲之年的同学朱先生,今天终于领到了盼望已久的结婚照,让我们共同祝愿他们新婚快乐,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花甲之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yb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