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品思导图读书会2018
【品思共读共好读书会】《谁在我家》18 /50

【品思共读共好读书会】《谁在我家》18 /50

作者: timingkiss | 来源:发表于2018-05-15 19:49 被阅读247次
    【品思共读共好读书会】《谁在我家》18 /50

    书名:谁在我家

    作者:海灵格

    读书人:卢丽娜

    三点心得:归属、秩序、平衡

    大家早上好,夏天的早晨总是特别容易醒,天很早就亮了,光线从窗帘里透过来的感觉很亮,不知道大家那边的天气怎么样,睡得好不好:)

    刚刚过去的星期天是母亲节,提到母亲两个字,不知道大家心里会有什么感觉,温暖的支持的还是痛苦的纠结的?今天给大家带来海灵格的经典之作《谁在我家》,这本书是海灵格口述,他的弟子直译而来,著名的心理学家武志红曾经这样推荐过这本书:这本书处处会给你醍醐灌顶、恍如大梦初醒的感觉,如果“直子”读过这本书,《挪威的森林》或许就不会发生;如果易上潮读了这本书,现代“梁祝”的故事或许也就不会发生,他就不会自杀殉情。我在2012年第一次读到《谁在我家》,随后又陆续翻阅海爷爷的其他书,都和家庭排列有关,对家排的理解也逐渐不同。

    家庭系统排列,顾名思义,家庭成员之间的位置关系,12年看《谁在我家》,里面说到子女成年后需要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进入自己结婚之后的家庭,当时就认为小家庭应该只有丈夫和妻子,子女长大后就不该和长辈一起住,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会有这种想法?认为外在的家庭形式,该和序位相符,一个男人一个女人谓之家,小家就只能由这两个人和他们的后代组成,这个对还是不对?一开始我也以为是对的,以为这就是家排,但是随着理解的加深,发现家排远远不是我最初理解的样子,子女长大,远走高飞,自成家庭,公主和王子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一切都水到渠成了,如果现实真是这样美好,也就没有那么多痛苦纠结逃避父母怨念愤恨的人了吧。

    家排,父母,你给你的家庭成员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实际上是个逃也逃不过去的概念,大陆这边很多年轻的夫妻生娃之后,要有人带娃,会优选自己的妈妈过来带娃,台湾的出租车师傅就很不理解,男人怎么会应允丈母娘常住自己的家,在台湾很常见的反倒是婆婆带娃,这些现象背后,都和家族序位息息相关。

    言归正传,什么是家庭系统排列?

    海爷爷发现在家庭系统中,有一些不易被人们意识到的动力,操控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很多人的身心问题,其实都是家庭牵连造成的。将牵连的原因显露出来,往往能找出化解的方法。所以海爷爷用一系列代表,来代表家庭里的所有人,找到每一个个体与其他家人的关系,从而释放来源于家庭的深层压力。

    大家可能会觉得,小孩子能有什么压力呢,吃了喝、喝了睡、该上学上学不就结了,其实不然,每个家庭里长出来的孩子都不一样,大家觉得是环境重要,还是孩子的天资重要?一个孩子长大之后是什么样子,更多地是由什么因素决定?1打环境,2打先天决定?

    其实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脑细胞都是1000亿个脑神经元,前世我们不得而知,带到今世的就是这样一个大脑袋和一个小身体,这些小小的baby被设计出来之后,程序大抵一样,左脑、右脑、机器学习能力,为什么程序跑出来的性能就不一样呢?这个就是环境的作用,像土壤,一颗种子在不同的土地里,长出来的果实水分甜度是会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个体是有能量的,而环境、场域也是有能量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感受,在菲比老师的课上,教室的窗户,好像都会更明亮一些。

    五一回家翻到小时候的照片,阿公惊讶地说,你小时候怎么长得这么像卢平。卢平是我小侄儿,小侄儿也是我爹妈带大的,一个家庭长出来的孩子连长相都会接近,甚至比我女儿还要相像。

    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能量,类似的环境,会长出类似的孩子,在没有觉醒的时候,家族会以类似的方式循环往复,重复类似的喜剧和悲剧,打个比方,中国传统社会是重男轻女的,妈妈生下来的时候,外婆不待见,觉得生了个女孩丢面子;妈妈生女儿的时候,就也会觉得生个女孩不如男孩,有意无意之间跟女儿说,你要是个男孩,就怎么怎么样;但你是个女孩就怎么怎么样;甚至到女儿生宝宝,刚生出来一看是女生,妈妈就跟女儿说,你再生个老二,儿子好养老,不知道你们身边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还有一个故事是我生宝宝的室友,那个妹子也是爸爸妈妈希望要男孩,结果生了她是个女孩,于是到她自己生宝宝,就很希望是个女孩,结果生了个男孩,生下来一天都没喂奶,排斥他是个男孩,她们自己是重男轻女的受害者,却仍延续了类似的观念,这个就是家族意识的轮回,不自知却深受其害。

    全书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亲密关系的现象学,讲原则原理,第二部分心理治疗注意事项,讲如何进行家庭排列。

    系统有三大原则:归属、序位、平衡,当违反了这些原则时,系统成员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

    第一 归属,所有家庭的成员都应该被包含进来,归属于这个系统,包括往故的故人、夭折堕胎的baby,都不能被排除在外。

    上个月4.1是哥哥张国荣去世15年的纪念日,每年的4.1是愚人节,也是他自杀的日子,看似拥有一切的人,这么轻易地结束生命,他内心的冲突、痛苦来源于f原生家庭。他小的时候家境富裕,父亲是香港商界翘首,但是父亲酗酒、好色,张国荣和父亲呆在一起的最长时间36个小时,还是他父亲在喝醉酒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其他时间他父亲都在外面,妈妈整日以泪洗面,张国荣小时候是被佣人六姑娘带大的,和父亲的连接中断,导致他成年后对父爱非常渴望,偶遇唐先生,拥有男人沉稳自信等很多特质,又对他很好,自然而然就爱上了。

    所以父亲角色的缺席,会带来很多影响,尤其是女孩,当她成年后,有一个对她好的男人出现,就很容易把身心托付于他,《生命的重建》作者露易丝在自述16岁之前的经历时说:因为极度渴望爱与友情,又因为对自我的认知如此卑微,我愿意将自己的身体交付给任何一个对我好的人。这些父亲母亲给不了的爱,序位的错乱,长大之后会以其他形式代偿,早年经常看到女生找个大她十几岁的男人做老公,是在这个男人身上寻找父爱,不是因为本心,而是因为缺爱。不是因为没有选择能力,而是因为选择了被爱。这两年南京的学区房被炒到了10万/平,想说孩子的起跑线不是学区和学校,而是父母,父母提供爱和安全的环境,才是孩子的高起跑点。那些凤凰男、妈宝男不是因为他们愿意沉浸在原生家庭里面不出来,而是因为在他成长的家庭里,小男孩替代了爸爸的角色,以一个小男人的身份爱妈妈,长大之后在自己的小家庭里面,目光还是看向妈妈,角色游离在小家之外,缺席了自己作为一个丈夫的身份,当他妻子生下宝宝,会有经历类似的经验,爸爸缺席,循环往复。

    归属的原则,除了要求家庭成员都要心甘情愿在他的角色位置之外,还要求不能有家族成员被排除在系统之外,当一个孩子不能完全感受孩子的快乐,眼神里总透露着他这个年纪不应具有的深沉时,往往他就在追谁某一个祖先。那些被隐藏的名字、家庭的秘密,往往是问题的源头。

    看过《寻梦环游记Coco》的伙伴可能会知道,故事的主角是个小男孩,Coco是小男孩曾祖母的名字,Coco的爸爸玩音乐,一去不返,妈妈以为他抛家弃子,愤怒延续到孙女辈,Coco的女儿严禁家族有人玩音乐,小男孩在追逐音乐梦想的同时,重复曾祖爷爷一样的命运,差点丢掉性命。如果没有最后的化解,这种对音乐的怨念会一直在这个家族延续,家族的男人命运也会类似。当故事的结尾Coco看向爸爸,半呆半痴之间,唱起《remember me》怀念爸爸的时候,所有人都原谅了爸爸,家族又回复了正常。

    所以在一个家庭里是有系统动力的,这种动力不止会牵引你亲近某个人,远离某个人,甚至会让你有不自觉的轻生,追随他去另一个世界。

    系统的第二大原则秩序,序位有先后,家庭成员各自有各自正确的位置,这种正确的顺序包括两点:

    1)系统的优先权,新系统优于老系统;

    什么是新系统呢?打个比方,小明原来在A部门上班,现在换到B部门工作,那么B部门的优先级显然是高于A部门的,对吧?对打1,不对打2

    换到家庭和婚姻里面也是一样,小明小时候生活在A家庭,长大了成立了自己的B家庭,那么B家庭的事务优先级就要高于A,如果这个时候A的妈妈,让小明给弟弟买房子,出首付,大家觉得是该给还是不给?给打1,不给打2

    农村里很多人家遇到类似的事情,纠结在怕伤害妈妈的感情,小家又承受不了,这种事情就要用“自己的家庭优于原生家庭”的法则,在不伤害自己家庭的前提下,做出选择。

    2)秩序的第二大原则是成员的优先权,遵循先来后到的法则;

    什么是先来后到?

    讲浅一点是先来的优先,后来的次之,打个比方,一个部门先来的小明,后来的小刚虽然和小明是同一个级别,但小明在部门就会更受欢迎一些;这也是为啥空降领导,底下的兄弟都会有些抵触情绪,领导空降来的时候,总要带几个亲信过来才好;

    讲深一点,男人服务女人,女人跟随男人,伴侣优先于小孩,大宝优先二宝。

    在一个家里面,男人是在boss的位置上,男人在外面打拼辛苦,目的为了女人和家,女人要支持男人支持家庭,这两个人构成了家庭最重要的两个角色,因为他们两个的连接,才有了繁衍后代,所以男人女人是大的,宝宝是小的。

    我们有的时候会把孩子放在比老公还重要的位置上,关注孩子、忽略老公,其实是不对的,男人的缺席,往往是因为女人没有给他留足够重要的位置。

    而家里有多个小孩时,小孩子之间的序位也要特别注意,老大优先老二老三,但是老大不能逾越到父母的位置上,企图替代父亲母亲。之前我有一个同伴,她对妹妹百般照顾,妹妹上学工作的事几乎都是她一手担了起来,但是她妹妹对她的态度很冷淡,甚至有些反感,她就很不理解,我做了这么多,为什么还得不到家庭的认可,妹妹和妈妈感情很好,都对她很烦,我跟她说你要放手,回到小孩子的位置,父母会照顾妹妹。她迸发而出:他们怎么可能会照顾好她,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做一个好父母。在她的潜意识里,认为父母不能做一对好父母,她可以,于是就承担了很多不属于她的责任,陷在痛苦里面。

    小孩子就应该在小孩子的位置,父母之间的纠葛纠缠、亲密抱怨,是不应该对孩子倾诉的,那样会让孩子承接不属于他的责任和痛苦。

    国家放开二胎之后,很多家庭开始要二宝,二宝得到很多关注,往往会导致大宝被忽略,心理失衡,甚至有人家老大以死相挟,生老二就跳楼,这个都是因为中国的家庭,传统观念里老年得子是很稀缺的宝贝,老小得到的爱和关注比老大多很多,实际上生了老二之后,还要留时间和老大独处,给到老大足够的爱,老大才会心理平衡,更爱弟弟妹妹。

    系统的第三大原则平衡,平衡是说付出和回报要相等,过度的付出或过度的索取都会出问题。

    在一个家庭里,所有家庭成员都应该被包含进来,他们的付出也都应该被尊重被看见,看得见的能被留下来,看不见的却终将失去,在花莲的时候开车的师傅说:台北的人行色匆匆,走路都是很快的,不知道他们成天忙忙忙在忙什么,连逛个街睡个美容觉的时间都没有。

    一个家庭如果女人成天付出付出付出,忙工作忙孩子忙家里,没有一点时间来享受自我,她的情感没有地方滋养,长期唠叨就会变成怨妇,有的时候给自己放个假,逛个街、美个容、看个电影也会happy很多。

    是时候停下来,看看我们所在的环境,家庭、公司、组织,是一个什么样的排列、序位,能不能滋养到彼此,需不需要做序位的调整和处理,哪些付出应该被看见,哪些爱需要被回报。

    很多时候女生会有不配得感,不敢开口要回报,是陷到了过度付出的受害者情结,所以勇敢地要求回报、犒劳自己吧。

    寻求回报的时候有个陷阱:避免用付出作为控制对方的手段。我为家庭付出了这么多,你们就该听我的,这是不对的。正确的是,我付出了这么多,我想要什么,而不是我想要别人做什么。

    当你想要的越清晰,吸引力法则会让你越容易得到。

    朋友或者夫妻平衡的最好模式是,A对B付出,B接受并且回赠多一点,这样会让双方的感情,有一个良性的循环,关系会更近一步。如果A付出了,且不要回赠,那一般就是希望咱俩关系到此为止吧。这就就有点像我借了钱给你,你不还,我也不好意思要,那下次就不敢再借了。

    放到组织里也一样,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Give and take back,正向的环境才会滋养彼此,没有必要单向付出,要在付出和收获之间动态平衡。

    讲到这里,我们已经讲完了什么是家庭系统排列、系统的三大原则,接下去我们讲如何做家排,以及接受自己、连接父母的七步法。

    如何做家排,书中描述了家排分为三个阶段:

    1、呈现出当事人的记忆和内在画面,那个画面展示出运作在家庭中的隐藏动力,属于主观的个人描绘。

    2、不断试验,寻找新的画面,这个画面要符合爱的系统平衡,能引出解决办法。

    3、家排的最后阶段,是让排练的画面确定下来,在爱的隐藏的和谐状态下,大家庭里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了适当的位置和功能。

    系统排列可以产生很深远的影响,置于其中的每一个代表都要保持严肃专注,不能有贪玩和猎奇的心态。

    这个是大学的时候,老师给我做的排列图,妈妈看向爸爸,爸爸看向远方,我和哥哥在一边,老师说:你小时候之所以会觉得自闭渺小,是因为爸爸妈妈只看得见对方,看不见你,不是因为他们不想看你,而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理不清,吵来吵去,妈妈只看得见爸爸,看不见你;爸爸会看见你的需求,但他也被其他的力量牵连着,不能完全自已。

    大家可以尝试用它来画自己的原生家庭排列图,爸爸、妈妈、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如果小时候生长的家里还有老人,要把爷爷奶奶也画上。先到的人优先,优先权的顺序顺时针排列,同时进入家庭的男人和女人,通常男人在前,孩子们通过按出生顺序,老大靠在母亲左边,孩子们站在父母对面,排列会更宽松一些。

    当你试着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去画出来自己的原生家庭、父母成长的家庭,会对父母有什么样的感受?

    连接父母的七步法:

    1.  旁观者视角

    把父母作为我们命运的一部分,他们是我们的环境,也是宿命,是你选择了他们作为你的父母,就像打游戏一样,角色获得生命的机会只能来源于他们。

    2. 重观家族族谱

    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看父母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他们成长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关卡,经历过哪些事情,造就了他现在的样子。

    3.  调整序位

                  尊重父母现在的样子,你们按照现在的方式活了几十年,你们不需要改变,我回到我正确的序位上。

    4. 接受生命的礼物

    发自内心真正愿意承认,他是我们唯一可以做父母的人,承认他们的婚姻,他们现在的样子,我们愿意接受他们所给的命运,给的生命,也接受生命的代价,同时接受他们给我们的祝福。

    5. 交还他们的责任

    去交还不属于我的责任,交还不属于我们的能量,去保持自我的界限,把属于父母的期望、愤怒、痛苦、疾病、责任、重担交还给他。

    6.  感恩父母荣耀父母

    从理所当然觉得父母应该怎么样,到去感恩他们,敬重荣耀。

    7.  连接祖先,获得更大的支持能量

    当我们跟父母连接上了,可以跟我们的祖先连接,往前数30代的父母就是10亿人,去获得系统的更大力量,获得家族力量的支持和庇护。

    讲了这么多,家庭系统排列究竟有什么用,怎么用,我们自己成长的环境不能改变,但是可以接纳,不要试图去改变父母,生命的河流顺流而下,接受生命的礼物,进而荣耀父母,有句话说:父母在尚有来处,父母不在只有归途。接受父母其实就是接纳自己,向下扎根;

    我经常跟宝宝说,你是麻麻身上掉下来的肉,麻麻是阿婆身上掉下来的肉,所以宝宝就很喜欢阿婆,有时候爸爸骗宝宝说你是爸爸捡的,宝宝还会反斥他:我是妈妈生出来的:)

    现在的妈妈对我们也很好,虽然仍有限制性的观念会限制她,但她仍然给了宝宝和小卢平全部的爱,阿公说看一个人不看她言语说了什么,情绪的部分谁都会有冲突,看她做了什么,为宝宝做的一针一线,为我们做的好吃的,为我们出行而担心,都是因为爱。

    所以不要试图去改变父母,我们能改变的是自己的家庭和小孩子的命运,菲比老师说做大家的好环境,而我们就是自己孩子的环境。

    我们就是孩子的环境和原生家庭,这个家庭的土壤怎么样,是我们可以改变的,觉察你和伴侣的位置,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大家各自是在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定位上,是不是舒适,需不需要调整。

    在我们家奶奶经常会抱怨阿公不干活,就会搞得她儿子很烦躁,有一天我跟阿公说,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和世界上最好的老公,不做世界上最好的儿子又何妨,阿公就释然了

    《世界上最好的爸爸》是一个小熊系列绘本,阿公天天晚上抱着给娃讲,当厨师去旅行,宝宝也很喜欢听,回过来能在自己现有家庭,扮演好现有的角色,做世界上最好的老婆和妈妈又有几人能做到,所以那些努力做个好媳妇好女儿的姑娘们,放轻松,没有人是完人。

    最后祝福大家,都能珍惜这来之不易只有一次的生命,是命运,也是爸爸妈妈付出诸多代价,送给我们的礼物,不亵渎,尽兴活,才不枉看一趟世间,你是世间繁华盛开的原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張恬嘉:谢谢丽娜用心分享与记录,透过妳的分享知道这本书、这些知识,是很棒的礼物!
        谢谢妳的用心与爱
      • 清心加油:读书会收获
        1.爱与安全的环境是给孩子的起跑线,让孩子在爱中成长,拥有健全的人格
        2.家庭里面人人当位,尊重父母,父母是根,感恩敬重进而荣耀父母,接纳父母就是接纳自己
        3.明确界限,每人承担自己的责任,让家庭更和谐有序

        感谢分享,已经急不可待去读这本书了
      • 品思陈资璧Phoebe:我的收获与行动: 1. 家庭在Give and Take的流动中有著稳稳的平衡力量,得以持续前进著。原生家庭跟现在家庭都是,让我想到我们品思大家庭也是这样呀! 2. 男人服务女人,女人跟随男人,伴侣优先孩子,很有哲理的秩序,认同&实践! 3. 接受与感恩的力量深有体会,这次分享再次跟自已说:以后两对爸妈各种形式对我的爱,我全部都欢喜感恩接受,包括回家给我打包的各种食物跟物品 [呲牙]
      • 品思陈资璧Phoebe:早上在窗前,望著蕪湖的天空,听丽娜分享《谁来我家》,听到最后哪两段,浑身起鸡皮疙瘩,很感动... 很大的收获是我们在家族的关系中,接受,感谢,传承正能量,让美好跟力量一代一代传下去。

      本文标题:【品思共读共好读书会】《谁在我家》18 /5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by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