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谢谢爱敏老师。因为她,所以才有了这次听课学习的机会。
今儿一天是王君老师的专场。
王君老师是我比较喜欢的老师,喜欢她人长得漂亮,喜欢她对生活的激情,喜欢她上课的创意。记得15年参加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我曾借鉴她《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设计并获得省优质课二等奖。还听过她的《木兰诗》,感觉真是好有厚度,满满的“语文味”扑面而来,再对比自己的课堂,感觉……好肤浅哦!
今天听了两节课,一节《陋室铭》,一节《记承天寺夜游》。整体说,还是王君老师一贯的风格,有创意,有深意。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陋室铭》一课的设计。
王老师以“爽”字起,以“一生诗路,刘禹锡的超爽人生”为主题,一节课围绕“爽”字引导学生进行思辨。
第一次思辨:听歌《陋室铭》,比较思辨,说说自己更喜欢哪首,并说出理由。并引人《爱莲说》,问学生:你觉得刘禹锡想过《爱莲说》里面的哪种人生?孩子们在思考中开始第一轮思想的碰撞,结合《陋室铭》中的内容去思考他想出世,还是想入世。由此引出关于此文的写作背景。
第二次思辨:《陋室铭》两个版本的写作背景,你更认可哪一个?由此话题,王君老师开始她精彩的文化知识分享,从第一站到第十四站,刘禹锡一路走来一路诗,王君老师一张张图片展示,一张张风趣讲评,一首首示范诵读,一首首指导孩子们感情朗读……好一节刘禹锡诗歌之盛宴!
一个立体的刘禹锡渐渐丰满,活在了听众的眼前。此时,王君老师再次抛出二轮的问题:关于《陋室铭》之写作背景,你更认可哪一个?不得不说,这次听课的孩子,语文素养也让人赞叹。本就不俗,再经由王君老师丰厚的课堂浸染,孩子们的发言更是旁征博引,异彩纷呈,博得在座的老师阵阵掌声。
这节课,过瘾!
紧接着,王君老师开始第三次追问:刘禹锡的超爽人生,咱敢不敢要?孩子们的第三次思辨由此展开……此环节重点是对孩子思想价值观的熏陶引导。
这节课八点半开始,十点十九分结束,用时一百零九分钟。
下午的《记承天寺夜游》,则是围绕一句话“月是空明之月,人是 之人”,从苏东坡与周围人的关系引导孩子们认识苏东坡,分析评价苏东坡。一节课下来,也是近两个小时。
两节课听下来,有一个感觉愈来愈强烈,那就是——王君老师的课语与其说是课,感觉更像是讲座,专题讲座。这样的课,我喜欢,长知识,我喜欢。
不由又想,这样的课,如果上给我的学啊生听,效果又会如何?
不知道其他老师的感觉,我是感觉 上下午这节课的孩子语文素养明显逊色于上午那一拨的。课堂本就是师生互相成全的,或许这也是下午这节课听起来不如上午那节更过瘾的原因之一?
这样的课上给上午那帮孩子们听,无疑是大开眼界,特过瘾特有“高手指路”“拨云见日”之感,可是若对我的孩子们如此上,别说读诗的味道了,就王君老师几次发出的课堂指令,恐怕他们都难以一下子理解准意思呢!
再有,就这样浓浓地传统文化引领他们学文,我敢说,他们感兴趣的点儿顶多在王君老师风趣幽默的调侃语言上,至于其他,只怕他们也会是“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儿”啊!
不过,在他们先用的基础上,适当进行一点点儿文化熏陶,还是可以的——呵呵,力所能及地让语文课有“语文”味,有“人”味,有“美”味,这是必须要为之努力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