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纵观日本知己知彼---日本
纵观日本(5) 樱与武士

纵观日本(5) 樱与武士

作者: 阿史那 | 来源:发表于2018-03-23 21:46 被阅读44次

                  我和你就像同期的樱花,

                  绽放于同一军校的庭院。

                  怀着一开即谢的觉悟,

                              为了祖国,

                            从容散落吧!

                    我和你就像同期的樱花,

                    绽放于同一军校的庭院。

                        血肉相连不分彼此,

                  如此投缘却为何不得不分离。

                    我和你就像同期的樱花,

                    绽放于同一航空队的庭院。

              仰望着如火焰般燃烧的南空晚霞,

              却再也等不到你回来的那架战机。

                      我和你就像同期的樱花,

                    绽放于同一航空队的庭院。

                    相互约定的日子还没有到来,

                            为何先我而死,

                              离我而去。

                  我和你就像同期的樱花,

                              就此离别,

                            一同散落吧。

                      花之都的靖国神社啊,

          让我们在春天的樱花枝头再一次相会,

                          再一次绚烂绽放吧。

            这首歌,是二战时期日本海军军歌《同期的樱》。

            即便极度反感军国主义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同期的樱》歌词凄美婉转,曲调悲壮雄浑,自有一种向死而生的决绝,待细细品味,又有一股昂扬之意,直入云霄。

            樱花,蔷薇科樱属植物,一年一开花,花期只有短短一周左右。花开时节,漫山遍野一派粉红,没有一丁点儿的杂色,优雅、纯净而美丽。在绚烂绽放后,落英缤纷如雨,最后的辉煌谢幕留给人无限的惆怅和伤感。

            不追求永恒的美丽,只追求瞬间的灿烂。

            樱花的这种品行,十分切合日本人的生死观:与其一辈子平平庸庸、碌碌无为地死去,不如轰轰烈烈地一下子绽放。

            在战争中,这种生死观就体现为不畏强敌、视死如归。

            元军两次东征日本,感受最为震撼以及深深畏惧的,并非日军的战斗力,更不是日本人的城塞和装备,恰恰是日本武士置生死于度外的胆魄。“文永之役”中,元军大举进攻对马岛,日军将领宗助国集结岛上全部武士共80余骑,冒着必死之心,义无反顾地向上千名元军发起冲锋,最后全军覆没,宗助国父子均死于乱军之中;进攻壹岐岛时,日军指挥官平景隆率100余名武士列阵于海岸之上,静待元军主力登陆,并在战败后从容自尽。       

            在东征战争中,这两个事迹并非偶然的个例。从博多湾到大宰府、从志贺岛到壹岐岛、从平户岛到鹰岛,处处留下了日本武士慷慨赴死的身影。这些从属于镰仓幕府的御家人、中低层武士和寺庙僧侣、神社神官们,自四面八方赶赴战场,大者数百人、小者三五十人,更甚者寥寥数人,如同扑火的飞蛾一样扑向元军如山如海的军阵,翻卷起点点浪花,随即泯灭。

            肥后武士竹崎季长率领一支只有6个人的小部队,长途跋涉赶到福冈,在翼侧无掩护、后方无援军的情况下,没有等待己方大部队增援,也没有采取游击袭扰式的战法,而是悍然正面冲击遮天蔽日的元军大部队。还没等冲到近前,就被元军的弓箭远距离覆盖打击,一半人当场阵亡,剩下3人也被射成了刺猬,竹崎季长本人身负重伤、差点毙命。如果按照中国人的理性思维来分析,这种以卵击石的战法,毫无策略可言,自己差点全军尽墨,却没有对敌军造成丝毫损害,属于不折不扣的无脑冲锋。但视战死为光荣的日本武士,就这样一波波踏上战场,一波波呐喊着扑向看似不可战胜的元军。如此“脑残”的举动,让元军初则不屑,认为日本武士愚蠢、木讷而不知变通;继则沉默,看着一排排倒下,又一排排呐喊着扑上前来的武士,从心底被深深震撼;最后敬畏,明白已经在精神上输给了对手,觉悟这场战争胜利的希望渺茫。

            战后,自称南宋遗民的郑思肖在《心史·元鞑攻日本败北歌并序》中满怀感慨地说:“倭人狠,不惧死,十人遇百人亦战,不胜俱死”。

            岁月更替,斗转星移。

            从镰仓幕府到江户幕府,幕府将军如走马灯般换来换去,武士阶层的统治地位却始终固若磐石,整整统治了日本7个世纪。其征战杀伐的“武家习气”与儒学、神道教、佛教禅宗思想汇聚融合,升华凝结为大和民族独有的文化——武士道精神,在日本社会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明治维新后,武士被剥夺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各种特权,作为一个阶级趋于瓦解,成为了历史名词。但正如新渡户稻造在《武士道》一书中所说,武士道精神所刻印在日本人身上的性格,非但没有消亡,反而凝聚成生气勃勃的民族原动力。在明治维新的旋风中,把舵推进日本改革的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西乡隆盛、伊藤博文等政治家们全都是武士出身,除了武士道之外没有其他信仰;从19世纪中期到二战结束,“花数樱花、人数武士”一直是日本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对武士道精神的崇敬和向往融入了全民族的灵魂和血液;1945年战败后,日本的爱国主义教育被美国全面禁止,大、中、小学教科书里关于“爱国主义”的字眼被删除得干干净净,而武士道的传统非但被保留了下来,还在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一代又一代日本人。

            2004年初,日本突破了“和平宪法”的约束,正式向海外派兵。在北海道旭川基地举行的自卫队大部队赴伊拉克出发仪式上,大部队队长番匠幸一郎要求前往伊拉克的自卫队官兵“要拿出日本人的样子来,像个武士道之国的自卫官,严守纪律,堂堂正正地去执行任务”。

            武士道对日本人的影响如此深远。有人说,武士道就是日本民族的精神象征,是日本国民所追求向往的精神境界。也有人说,即使思想最先进的日本人,如果掀开他的外衣,在他的皮肤划上一道伤痕,下面还是会出现武士的影子。

            从严格意义上看,武士道并不是一套系统的理论,而是武士所恪守的道德行为准则总和,如忠义、武勇、仁义、礼、诚、名誉、克己等信条。当把这些信条奉行到了极致,就会出现一些外人难以理解的现象,例如日本独有的“切腹”文化。

            切腹,是一种极不人道的自杀方式。

            以著名的“十字文切”为例,武士要在清醒的状态下,用“肋差”自腹部左侧刺入,刀刃微向上翻,成一字状横拉到右侧腹,然后将肋差抽回到靠近脐部处,向脐下豁开,再从脐下向心窝方向上拉,伤口成十字形,故名“十字文切”。在整个切腹过程中,武士必须始终保持从容镇定,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膝并拢端坐如仪,绝不能闭上双眼,更不能发出哀嚎。完成剖腹的规定动作后,武士要拔出肋差轻轻置于地面,伸长脖子,身体稍稍屈向前方,“介错人”要在他向前倒的那一刹那出刀,干净利落地斩断他的头颈。传说剑术高超的介错人不仅能一刀毙命,而且恰好留下一小片颈皮与头颅相连。

            在我们想来,切腹无疑是非常野蛮、血腥而残忍的,仅仅是看文字描述,都会感觉头皮发憷,一股寒气从心底直扑上来。但在日本人心目中,切腹是一种崇高且体面的死亡方式,充满气魄和美感,最大限度地展现了武士的尊严、勇敢、忠义与超脱生死的内心宁静。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一个人在无麻醉情况下,用利刃剖开自己的腹部,横贯内脏,切断脊柱前平行于脊柱的动脉和静脉,会引起腹膜休克,承受难以想象的巨大疼痛、甚至昏阙,却难以立即致死,一般还可以存活10个小时以上,是最为难受的死法之一。戴季陶说,切腹是所有的死法中“痛苦最多的、最积极的,必须努力而后能达到目的”。新渡户稻造说,切腹是“经过洗炼的自杀,没有感情上极端的冷静和态度上的沉着,任何人也不能实行,因为这些缘故,它特别适合于武士”。切腹者直到最后一刻,都要忍受痛苦保持清醒,努力奋斗不让自己的仪态不整,不让身体有所倾斜,不让十字纹有所偏倚,不让肋差随意散放。

            在古代日本,切腹是武士抵罪悔过、洗脱耻辱的专属仪式。富有盛名的“赤穗四十七义士”,就被幕府将军德川纲吉下令处以切腹之刑。

            到近现代日本,切腹不再是一种刑罚,但自愿切腹者仍比比皆是。日俄战争中的名将乃木希典大将,在明治天皇死后携夫人一同切腹为天皇殉节;太平洋战争中,海军南云忠一中将、陆军栗林忠道大将、牛岛满中将等人战败切腹;日本投降后,陆相阿南惟几大将等众多高级将领切腹自尽;进入二十世纪后期,又有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等人为军国主义殉死。

            从褒义的角度看,对自己实施切腹行动,必须具备极其坚定的意志力、极强的自我克制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从贬义上看,切腹这种事只有感情上极端冷酷、对生命极度漠视和自虐克己倾向严重的人才能够干得出来。

            一个漠视自己生命的人,会珍视别人的生命吗?

            一个长期自虐克己的民族,一旦有机会,会怎样将他的隐忍和压抑向外迸发出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早已回答了这些问题。

            1937年12月13日,《东京日日新闻》报道日军第16师团两名少尉军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的“杀人竞赛”,两人商定在占领南京时,先杀满100人为胜者。在南京紫金山下相遇时,野田杀了105人,向井杀了106人。因无法确定谁先杀满第100人,决定不分胜负,重新比赛看谁先杀满150人。这些图文在报刊上连载,受到民众一致好评,两人被称为“皇军的英雄”。

            1942年2月18日至25日,日军在新加坡对当地华人进行了有组织、有预谋的种族清洗。战后审讯中,发现的死亡人数为2.5-5万人,被称为“新加坡大屠杀”。

            1942年4月10日,在菲律宾战役中被日军俘虏的7.8万名美国、菲律宾士兵,徒步行军前往120公里以外的奥德内尔集中营。为期6天的行军中,1.5万余名战俘死于日军的虐待,史称“巴丹死亡行军”。

            1945年2月,日军在战败撤离菲律宾首府马尼拉时,进行了长达一个月之久的肆意杀戮,死者逾10万人。

            还有中国人永不能忘却的“南京大屠杀”。

            南京沦陷后6周,国际红十字会在南京城内外收敛尸体43121具、南京红十字会收埋22371具、民间慈善组织崇善堂埋尸112267具……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南京及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达20万以上。这个数字,并未将日军埋尸、纵火焚尸和抛尸长江的数量统计在内,远远低于实际。

            还有血腥的扫荡和野蛮的“三光”政策……

            还有令人发指的细菌战、化学战和臭名昭著的“731”部队……

            还有无处述冤的慰安妇……

            还有被掳掠、被虐待、被杀戮的劳工。8年抗战期间,仅中国东北就有300万人被强征作为苦力,近100万人再也没能回到故乡……

            对这些赤裸裸的杀害、血淋淋的死亡,日本主流舆论选择性地无视了。他们似乎有一种特质,能把凶残、罪恶和杀戮,用纤丽精巧的礼节、赏心悦目的仪式,重重叠叠地包装打扮起来,咋看上去还特别富于美感,犹如《同期的樱》。

            剖开富丽堂皇的表象,方才得见真实。

            倘若我们像剖腹一样,将武士道精神的表皮一点点扒开,把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等看似不可或缺的信条一一摒弃,直抵其最后、最核心、也是最坚硬之处,所见所感的,满满都是暴戾杀伐之气。

            大和民族,有着可怕的狼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纵观日本(5) 樱与武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lf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