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散文读书
读书三问——《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谈读书

读书三问——《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谈读书

作者: 豆瓣酱的kiwi | 来源:发表于2024-01-31 22:48 被阅读0次

写随笔不难,但花时间,写完之后的失眠更花时间。所以在写完《谈美》的随笔之后,在要不要坚持写下去这个问题上反复横跳,还是想继续写。选择写随笔的第二本书是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一本我打算在沿袭上本书的风格上加以改变,至于怎么改变,让手跟着心走,也跟着脑子里的下意识走。

读书这个话题真是老生常谈了,怎么写出有用的新花样可谓见仁见智。既然你在脑海中决定要开始读书,那么不如问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一、读什么书?

先生调查了几个英国公共图书馆发现,当地青年读物最流行的的书分为四类:冒险小说和游记、深化语言、生物故事、名人传记和爱国小说。他认为,初中生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生宜读含有学理的文字。一般情况下,人在不同学龄时期受吸引的文字大概也分为这两类。但如何选择呢?

读你最想读的书。中学时代对玄幻小说特别感兴趣,同学推荐了一本《十世转生》的玄幻小说,看得入了迷,后来每次百无聊赖时总想重温这本书,把自己代入其中的角色,好不快哉。现在看来这本书也是一本“爽文”小说,可是那又如何呢?不要去想会不会因此上瘾荒废学习,不要去想书里的东西适不适合中学生读,读书的念头只要一打开,那么最难的“主观能动性”就已经跨过去了,后续的正确引导可以事半功倍。更何况谁知道什么书会对你在未来的某一天有什么用处呢。

读对你目标达成有益的书。前段时间本想参加一个读书征文比赛,里面推荐了几本书,我买了《置身事内》一书,因为它和工作有一定联系。后来因为没能写出好的文章没参加比赛,但是这本书的知识让我长了不少见识,了解了一些工作有关的基础概念和底层逻辑。如果你的中短期目标里有写课题、讲稿、材料或做某项具体工作的计划,可以去读一读符合你需要的书籍。比如《秘书工作》《习近平讲故事》《之江新语》以及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都是我常看的文字内容。

二、怎么读书?

先生认为,读书方法有两点,“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值得读的书读一遍可能还不够尽兴,自然会想法去读第二遍甚至第N遍,就比如《活着》,常读常新,每次读都会很快投入又很流畅地读完,读完之后每一次都是泪流满面。读《活着》时,我没有笔记可作,只是任由意识跟着文字流淌。但是在中学时代读书时,语文老师教了一个方法,分为三步:放声读(不要求字正腔圆地朗诵)一遍;默读第二遍,边默读边划线标出你觉得好的字词句;摘抄划线字词句。在此基础上,我自己后来加入了两步变成读书“五步法”:边读边划线边写下乍现的灵感或联想短句,写完整的读书笔记。接下来应该还要完善,目前的境界只能想到这里,想到这里就到这里吧,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不要因内卷而内耗。

三、读了书怎么用?

    读了书怎么用可以回答“读书有什么用”。从社交属性看,用于和朋友同事聊天开启新话题,用于社交场合打开话匣子,书中的好句好观点可以润色你的材料,也可以让你在参加各类比赛时自信大方。从自我价值实现看,有时候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钻牛角尖的困惑,书中的一句话可能就会迎刃而解,比如当在工作中受到的一点挫折容易把它放大而内耗焦虑,《兰亭集序》里有“仰观宇宙之大”,《被讨厌的勇气》里教人要有“被讨厌的勇气”,这都是让自己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看的淡一点、看得远一点、看得开一点,生活会轻松快乐很多,毕竟大多数人活一辈子图的不就是开心吗?从名利场看,读的书可以变成你胸中的谋略,曹操评注《孙子兵法》将兵法活学活用屡战屡胜。读了书可以在各类平台线上分享,也可以在各类社会组织中线下交流,让思想的火花碰撞,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能收获自己和他人的弧光。有的人读书读到一定境界可以转变为作家、博主、主播、影视作品演员等角色,实现更大更切实际的利益。《繁花》《狂飙》《明朝那些事儿》等作品不都是很好的例证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三问——《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谈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ma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