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第十六章:虚极静笃

《道德经》第十六章:虚极静笃

作者: 九九归一JIU | 来源:发表于2024-04-01 20:32 被阅读0次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意思是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

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

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

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道德经第16章讲的是修炼“致虚极,守静笃”的功夫。

什么叫“虚极”,就是要虚掉你心中的执着。因为我们心中经常执着,如果不把它虚掉,就化解不了心结。

“静笃”,就是坚定的守住那个“静”,我们安静一分钟,两分钟是很容易的,但长时间保持静心是很不容易的。要使心归静,要花很大的功夫。

关于“静”可以通过三个词进行深入的了解。

一、安静,代表环境的安静,外界没有声音。

二、平静。代表外界不管如何,我都如如不动,内心不起波澜。

三、宁静。有一句话说的好,“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万物不断出现的蓬勃生长,其中变化不断,生生不息,循环往复。复就代表回复,回归。

在易经里面有一个卦,叫做复卦,其中五个阴爻,最底下是一个阳爻。

所以易传就会强调说:“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反复循环乃自然之常理,在此可以看出天地之心、天道反复循环,有其一定轨道。

那我们怎么知道天地的心意呢?就是从复卦来看,就是让你进入到一切都停止的时候,又有新的动力,由下往上慢慢出现,总是要让天地里面的万物生生不息,这就是复卦的特色。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观察万物之间生生不息的变化,最后发现他们都回到根源去了,各复归其根。

所谓的各复归其根,你可以有两个理解。

第一个:是我们说叶落归根,树叶落下来,回到树根的土里面去了。

第二个:是说万物整体,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要回到“道”这个大根源里面去。

生命来自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生命来自于道,又回归于道,这是常态。

所有的一切万物都在变化中生长、发展、消亡,消亡并不是结束,而是回到出现之前的一种状态。了解这种常理,就会“启明”。知常曰明。

知道常态是什么,这时候就了解一切从道而来,又回归到道去,就没有什么执着或者是麻烦的问题了。

如果不知道常理轻举妄动的话,就会造成凶险。所谓凶险,就是在自然界中,就是你得不到其他万物的配合。而在人类世界,你得不到别人赞同,因为你违背了常理。

万物生生灭灭是大道法则,知而不干涉是睿智,如果凭借自己妄加干涉,那样必遭凶险。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了解这些常态就会包容一切。

法国有一句谚语说:“解一切,就会宽容了一切”。

当你了解的春夏秋冬,草木万物消长的道理,就会包容这一切,你包容这一切之后,才能够大公无私,不会有个人的偏好。大公无私,然后才能普遍周全。普遍周全才会合乎自然。合乎自然才会与道同行,与道同行才会长久,保持长久。

相关文章

  • 道德经16章导读

    道德经》第十六章,讲虚极静笃的功夫。我们一般人讲修身,实际上要修心,两个要并重。修心怎么修,就是要虚极,要静笃。所...

  • 自我理解《道德经》(六)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致 虚 极 , 守 静 笃。万 物 并 作 , 吾 以 观 复。夫 物 芸 芸 , 各 ...

  • 虚极静笃

    《道德经》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 学习十六章后感受极为深刻的是“虚”和“静”。“虚”即排除主观的成见和欲念;“静...

  • 守静笃

    守静笃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 玄一山人-道德经-第十六章

    玄一山人-道德经-第十六章 原文 致 虚 极 , 守 静 笃。 万 物 并 作 , 吾 以 观 复。 夫 物 芸 ...

  • 静观其变!读《道德经》第十六天

    《道德经》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

  • 如何获得智慧

    道德经·第十六章 春秋时期 · 老子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

  • 《道德经》的智慧启示(二十三)

    (二十三)致虚极,守静笃 【老子·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十八)致虚极守静笃

    至道学宫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第十六章解读。 致虚极,守静笃。 ...

  • 心观《道德经》(18)

    《道德经》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十六章:虚极静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vi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