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致虚极,守静笃
《道德经》【老子·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1],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内心虚化到极点,持守安静到纯一。
我就能在万物的篷蓬勃勃中,看出其来龙去脉。万物纷纭百态,都复归其本根。回到本根就叫平静安息。平静安息便是复归了真生命。复归了真生命便是永恒。认识永恒便是光明。不认识永恒,就会任意妄为,后果凶险。认识了永恒,就能万事包容。万事包容,就能公义坦荡。公义坦荡,则为完全人。完全人,则与天同。与天同,就归入道了。归入道,可就长久了,即使肉身消失,依然平安无恙。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修道的方法,虚静无为,道法自然,不能逆转自然,顺应天时,观复,回归本真。心态打开,顺其自然。四季的规律是正常的,在夏至之时,是至阴之日,冬至是至热之日,所以自然状态是最舒服的状态,在冬夏不能太过于追求热凉。
知生必知死,置之死地而后生。
致虚极,守静笃和道德有关,也和人的品行有关。人追求正道,变得能够守住自身的道,不惹世俗凡尘,做到不在乎外界的物欲横流,不在乎外界对的沧桑变化,只有对于道的信念和坚持,修身养性,做到虚静无为。
这种修道的加过,是我们需要看到的。只有做到真的致虚极,守静笃,我们才能得道,才能有所作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