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全国银行开始对存款计息方式进行大调整。
我先说一下这次调整的内容:
调整前,各银行的存款利息计算方式为:基准利率*倍数;
调整后,各银行的存款利息计算方式为:基准利率+基点。
这两种计算方式,对储户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举例说明一下就都清楚了。
我们先看一下2021年各期限的存款基准利率表
假定调整前上浮倍数为30个点,调整后上浮基点为50个点(注:各银行的上浮倍数和基点稍有不同),然后分别以存1年期、2年期、3年期为例,来说明这次调整对储户的影响。
一年期,基准利率为1.5%
调整前储户实际利率为:1.5*1.3(30个点)=1.95%
调整后储户实际利率为:1.5+0.5(50个基点)=2%
二年期,基准利率为2.1%
调整前储户实际利率为:2.1*1.3(30个点)=2.73%
调整后储户实际利率为:2.1+0.5(50个基点)=2.6%
三年期,基准利率为2.75%
调整前储户实际利率为:2.75*1.3(30个点)=3.575%
调整后储户实际利率为:2.75+0.5(50个基点)=3.25%
如果我们有兴趣,再算一下3个月、半年、甚至是5年等各存款期限,在调整前和调整后的实际利率,就会发现:
以1年期为界限,存款期限越长,调整后的存款利率比调整前的存款利率降得越低,储户的利息损失越大。
虽然这次我们表面上看到的是调整银行存款利率的计算方式,但通过上述举例,我们看到,它调整的实质是,银行存款利率又降低了!
为什么说是“又”呢?
因为,这几十年来,我们国家的存款利率的运动轨迹就是一路降低,一路下行,可能还将继续下行。
不信,你查查,在1990年时,我们国家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是10.08%,时隔30年后的今天,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已经降到了1.5%。
可不可怕?
更为可怕的是,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5%并不是下行终点,要知道,一些发达国家已进入负利率时代。
比如,今年3月份,丹麦宣布从今年7月起,银行存款利率降为-0.5%。
就是说,丹麦人存100元到银行,一年后取出,本息为100-0.5=99.5元,还要倒贴银行5毛钱。
央行原行长周小川曾在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上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需要尽量避免快速进入负利率时代。
我们细细品味这句话,就能明白,利率降低,甚至是负利率,是大势所趋。国家要做的只是放缓这个脚步。
利率降低,是国家的需要,也是大势所趋,但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却是一个坏消息。
中国人素来就有“存款忧虑症”,觉得手里有钱,银行有存款,才能缓解生存焦虑。
银行是我们最信任的存放金钱的地方。正因如此,我们国家的人均储蓄一直是偏高的。
然而,利率的不断下行,让存入银行的钱越来越贬值。
一边是物价越来越高,一边是存款利率越来越低,作为普通百姓,要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再也不能把全部家当存入银行了。要不然,辛辛苦苦赚了100万,10年后购买力可能只剩下50万了。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应对利率下行。
一、早早做好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简单的解释就是:将手里的资金,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及未来需要达到的目标,合理分配资产。
再简单点,就是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如果个人不会资产配置,可以参考一张经典的家族资产配置象限图。如下图。
这张“标普图”,是美国标准普尔公司在调研了全球十万个资产稳健增长的家庭资产配置方式后,分析总结出来的家庭资产配置分布图,结构相对合理。
当然,参考不是完全抄作业,因为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不一样,个体千差万别,但总的方向是对的。
对资产配置有了规划,这时,即使银行存款利率下降,对我们的影响也会相对较小。因为,我们并不是把所有资金都放在银行存款里。
哪怕就是放在银行里的资金,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较高利率的产品。
例如,长期的资金可以选择国债、银行大额存款这样的产品,在利率下行期间,提前锁定利率。
而短期的,需要随时使用的资金,可以选择一些利率相对较高的货币基金。
比如,招行的朝朝宝,日常生活开支的资金就可以放在里面。
消费时可以直接从朝朝宝支出,而不用先转出到银行卡。
即使转出到银行卡,也是立马到账。
不用时,里面的资金又可以享受3%左右的利率。
这样的活期理财产品,它不香吗?
二、多学习一些理财知识
理财的目的是让我们手里的资金稳定增长。
把钱存入银行并不能让我们实现高收益,但它能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安全感(我也是个能拿得出钱的人)。
所以,即使银行利率再低,我们也要留一部分资金放在银行里,它是我们能够生活下去的底气。
但,资金的增长真正靠的是长期跑羸通胀,所以,手里至少要有一部分资金用来风险投资,博取高收益。
而一时的股票或基金赚钱并不能说明问题。想要跑羸通胀,学习理财知识很有必要。
比如,想买基金,得了解自己买的是什么基金?为什么它能给自己带来收益?如果被套,自己有什么应对方案?
这些都要通过学习基金的有关知识才能明白。
买股票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不懂股票市场,还不如远离股市。投资一些风险相对较低的投资产品。
比如,购买债券基金、定投指数基金等,不求赚大钱,只求赚到市场的平均收益。
三、至少拥有一门副业
经历过去年的疫情,才明白拥有多份收入的必要性。
那种“工资说降就降”、“随时都在担心失业”、“房贷下个月可能就没着落”的恐惧再也不想经历了。
那个时候,我就很庆幸自己还有一份不错的副业,在关键时候弥补了收入减少的不足。
可能很多人觉得拥有一份持续稳定的副业太难了。谁又会天生就拥有某项技能呢?
下图为英子最近一次稿费收入。
我们看到的是别人拥有的技能,看不到的是别人背后付出的心血。
当我们拥有副业后,财富的增长会变得比想像中更容易。
因为,副业收入可以当作一项纯利润。
比如,当工资只有4000元,支出需要2000元时,我们只能存下2000元,再多也不能了。
如果自己拥有一份副业,这份副业收入就可以全部存下来了。
哪怕每月副业收入只有1000元,这1000元的副业收入也会让你的存款直接增加1000元。所以说,副业收入是一项纯利润。
有了副业收入,我们还会去斤斤计较降低的存款利息吗?
最后用一句鸡汤来激励我,也激励看文的你: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