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冯小刚、张国立提出议案,建议恢复繁体字,理由是:繁体字是我国的文化之根,记录了汉字的造字方式和产生渊源,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蕴藏其中,如今的年轻人已经不认识繁体字,如果继续使用简体字,必将导致我国的传统文化逐步丢失。
这个提议,遭到了以易中天为代表的很多人反对,易中天怒怼:把“亂竈龜鬱”(乱灶龟郁)这几个字写出来试试看,有几个人能做到?
十年前,易中天这样回复,应该问题不大!但随着社会发展,这个说法有问题!
我们国家用简化字,主要是为了方便辨认、阅读、书写,说到底是为了简化书写。而辨认和阅读是一个机械的过程,如果没有简化字,初学者直接学习繁体字,应该是没有辨认障碍的!比如,就“丰”字而言,如果初学者学的是“豊”,他脑海里只有“豊”字的记忆,而不会存在简体字“丰”的记忆!现代人写个“丰”字,古代人肯定不认识,因为他们只学过“豊”这个繁体字。你写个“飞”字,古代人也不认识,因为他们只学过繁体字“飛”。所以说,从辨认的角度来说,简体字和繁体字比较 并没有优势。
另外,笔画多,反而容易区分各字之间的差别。易中天说“亂”很少人认识,什么原因,不是因为笔画多,而是因为大众没有学过这个“亂”字的原因。同样是笔画多,“麒麟”两字怎么大家认识?“麋鹿”怎么会认识?因为,一开始学的就是这些字啊!
但是,笔画多,确实难以书写,费时费力!所以国家推行“简体字”后,取得很大成效。
为什么笔者说,现在恢复繁体字,正当其时呢?除了冯小刚、张国立等人所说的大道理,还有这么几个小道理。
1,电子设备的普及,弱化了大众的书写。如今写文章、写著作,都是用电脑、用手机,很少用手写的。如果文档设置好了,用拼音打字,打简体字与繁体字基本没有时间上的区别;
2,打印的字体,个体大小一致,简体字与繁体字所占空间也没有区别,用文档书写“无”字所占空间和““無”所占空间是一样的,没有多占纸张;
3,书法作品都是用繁体字,这是一种文化传承!好的传承,不能丢失;
4,台湾、香港、澳门的实践证明,繁体字与简体字,没有特别大的优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