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读林海音

重读林海音

作者: 蜀桐的花间晚照 | 来源:发表于2022-05-29 17:59 被阅读0次

    这几天把林海音的书找出来翻看一下,她是我比较喜欢的作家之一。

  在我码字过程中,她的作品往往如灯塔那样,在我迷茫无助的时候带来一些希望。

    我是一个比较怠惰的人。尽管在同龄人中如我这样还在码字的并不太多,但是我自己知道,我写字更多的是因为,除此之外没有什么事情让我长时间放不下来。

    看到写作群里不少学友一个小时左右就能完成上千字的日更作业,有的还在小说马拉松竞赛活动中每天写一章,大约3000字。其文诗之敏捷语言之流畅,自己只是其项背手下乏力。

    更奇怪的是,他们写作快速,却又在群里说“慢就是快”,看了真是感到云雾缭绕,不识庐山了。

    这是我进入瓶颈期了嘛?老师说,来到瓶颈期,说明写作能力上台阶的机会来了。是这样吗?

    其实疑惑比 “台阶”来得更早:学习写小说,从短篇还是长篇开始?小说大纲怎么写?真实情节与虚构情节怎么柔和?怎样让情节跌宕起伏悉心读者?以情节取胜还是入汪曾祺那样写散文式小说?等等。

    这些疑问搅合在一起,很难理出个头绪来。

    老师说,写不出来就需要多多阅读。这也是我搬出林海音作品的重要原因,我希望她的作品能像以前那样,给我新的希望。

    所谓希望,就是找到了能够到达的地方,也有具体的路径和方法。

    林海音的中篇小说集《春风》的封面上印着这样一段话:“酝酿一部作品的时间,远超过执笔的时间,所以个人就特别地珍爱;原来它们是片片“褴褛的”碎布,现在剪接成一件件美好的衣服,我的小说写作过程,就是这样的了”。

    刚才我把这段话抄在本子上了,动笔之前需要更多的时间酝酿,不要看别人写快了就认为自己也应该快起来,把握自己的节奏就好。从素材到像样的文章,需要设计布局缝合连接修改润色等。

    灵感乍现可能写出一篇好文,而灵感更多的时候在苦苦耕耘中才会出现。因为笔才会帮助你更加投入于写作当中去,它会默默帮你深入思考。

    林海音的作品蜚声中外,应该算有文学天分的人了吧,她的学做过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何况我呢?

    “慢就是快”,沉下心来,大量阅读,踏踏实实地负责任地对待每一个文字,这是我当下必须做的功课呀!加油加油!

 

 

 

 

   

相关文章

  • 重读林海音

    这几天把林海音的书找出来翻看一下,她是我比较喜欢的作家之一。 在我码字过程中,她的作品往往如灯塔那样,在我...

  • 阅读随想

    阅读随想 1 重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勾起许多童年的记忆。 ...

  • 2020-02-13

    诗人余光中说:“上海是张爱玲的,北京是林海音的”。 时隔五年,重读《城南旧事》,那个穿着大红袄子,灵动善良的小英子...

  • 《城南旧事》:人性最大的善良,是换位思考。

    诗人余光中说:“上海是张爱玲的,北京是林海音的。” 时隔五年,重读《城南旧事》,那个大红袄子,灵动善良的小英子依旧...

  • 城南旧事——童年的离骚

    重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心情似乎不像小时候那么悲伤了,还记得曾经读到 爸爸的花儿落了 便怎么也不愿意读下去了,心...

  • 重读《城南旧事》有感

    最近又重读了林海音先生的《城南旧事》,虽然这已经是第三次拜读,但是文章里的很多情景依然深深地吸引着我,我不...

  • 你要做一个大人了 《城南旧事》读后感

    《城南旧事》是我买的第一本书,那时还是七八年前。几篇短文,很好读。冬日在家,又重读了一遍。我认为它是林海音最好的作...

  • 林海音

    林海音 (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女,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

  • 《城南旧事》用稚嫩的口吻揭露社会的现实

    《城南旧事》出自台湾作家林海音,小名英子,这部短篇小说集从某种意义上可算是林海音的自传体。 林海音出生在1913年...

  • 《城南旧事》(2)

    第二编北平故思 林海音的第二篇就是讲的在北平时候的童年了。余光中先生说:上海市张爱玲的,北京是林海音的。林海音先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林海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eag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