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线趋势、新闻报道、内部消息、市场情绪、估值逻辑,还是取决于当前自己是否缺钱?
有个朋友看到我最近仍然在定投,好心劝我,目前各大基金都在回撤中,等过完春节再说,当前可能不适合定投啦!
看到这个留言,我想起之前参加的一个基金交流活动,现场一个炒股10余年的老大哥分享,他说初入股市的时候,天天听消息,看k线炒股,在牛市侥幸赚了点钱,在熊市里亏得很惨。某一天,他突然领悟到,投资赚钱,还是要赚企业的钱,然后他看遍格雷厄姆、巴菲特、芒格等投资大师的书,发现自己惨痛的经历换来的心得,其实大师们早已总结过。
听完他的故事,我嘘了一口气,想起10年前,第一次接触投资那会,在同学家里看到他父亲的一本研究股票K线的书,当时了一些没看懂,后来在大学图书馆,还专门找了几本K线相关的书,硬着头皮啃,还好我资质愚钝,翻来看去,也没看懂,索性就放弃了。
也是感谢互联网的发达,偶然间在网上看到一些投资分享,很感兴趣,深入学习之后,没想到走进的就是价值投资之路。
不禁感慨,关于韭菜的进阶之路,有的人很容易接受价值投资的理念,早早的告别投机赌博,专注于基本面分析;有的人继续追涨杀跌,在短线中快进开出,成为一颗老韭菜。
巴菲特说:价投理念很简单,不过很奇怪,有的人一分钟就能接受,有的人一辈子也接受不了。
好了,讲完了故事,再回到主题说,别的基金都在回撤,是否现在不适合买入?
我觉得且不说消息是否可靠,即使别人在回撤,也不确定他回撤的跟你买的是不是一样?如果不是一样,那他撤他的跟你有什么关系,以别人的行为做为投资的参考依据,这不是刻舟求剑吗?
那以什么作为买入依据呢?
前面那位老大哥10几年的顿悟说了,投资是赚企业的钱,而买指数基金,买的是一篮子企业组合,看好的是基金背后公司的盈利能力。所以选择投资哪只指数基金,首先看的是这只基金的盈利是否长期稳定,且长期向上增长。
以当前定投的300价值指数为例,它是以沪深300指数为基础,在300只股票里面挑选价值因子评分最高的100只股票为成分股。
近10年的盈利如下图,符合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说明它是一只好基金。

但是再好的东西,也要价格便宜才值得买,所以我们再看看他的估值情况:当前的估值仍然处于历史平均估值以下,说明价格也是合适的。

所以像这种品质好,价格低的指数基金,仍然值得继续买入,以上只是一个非常粗糙的分析,仅用于说明买入思路作为参考。
关于何时卖出:
20世纪英国股票投资领域最杰出的投资大师吉姆·斯莱特在《祖鲁法则》一书中分享,出现以下3种情况可以卖出。
1、当公司的基本面发生改变(比如该公司的内在价值不再以必需的速度增长);
2、市场给予该公司过高的一个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比如说市场平均水平的80%);
3、有更好的投资选择或者更多价值被低估的投资品种时,你就应当卖出。
总结:投资交易的买入、卖出,不应该基于市场噪音,而要从实际投资标的出发,分析当前的盈利、估值等情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