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我变得越来越敏感而内向,害怕跟别人造成麻烦,害怕与别人发生冲突,更害怕惹父母生气,父母生气时让我感到极度恐惧和焦虑。我什么事情都自己做,总觉得自己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同时我好像和谁都挺好,但是又感觉自己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
记得有一次学校里搞卫生,我像个小学生一样,把水桶、抹布和小铲子拎到学校,以为上了初中搞卫生跟小学一样,老师会检查谁没有拿劳动工具。结果一到学校,我发现全班50多个学生没有一个人拿劳动工具,除了我。
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个怪胎。即便如此,我依然在想他们没有拿工具怎么搞卫生呢?原来同学们有自己的方法——用纸巾和报纸一类的东西擦桌子和窗户。
后来一个女同学借走了我特地从旧衣服上剪下的一个蝴蝶结做的抹布,再也没有还回来。我心里非常在意,想问她要回来,可是耳边似乎总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就一块抹布而已,不值得为了一块抹布而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
直到放假收拾东西,我才再一次见到了那块蝴蝶结抹布,被她藏在自己的抽屉里。
还有一次是上高中,我知道班上有几个女生嫉妒我成绩比她们好,但是她们表面上没有表现出来。直到有一天吃完午饭回教室看书,同桌告诉我某某同学生气地使劲捶我的桌子骂我。
我不知道一个人的嫉妒可以变成这样。我自认为平时对她挺好的,说话客气,没有冲突。但是我那时觉得让她愤怒是我的错。
我买了一点水果去她宿舍送给她吃,以此讨好她,以此表明我对她并没有敌意。
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虽然我明知道自己被人欺负,但是最后我都宁愿自己吃亏也要维持表面的和平。
现在想来,我真挺讨厌自己这样的,我知道这样并不好。因为有时候自己隐藏的愤怒会撒到自己身边的亲人身上。甚至一家人出去吃饭,家人问我想吃什么,我经常说“随便”。
直到我看到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的书《在人际关系中成长:拥有受益一生的高质量关系》(以下简称《在人际关系中成长》)后,我才明白那样的我其实就是一个老好人。
我们应该亲近谁、远离谁?如何处理好关系中的矛盾?怎样靠近吸引自己的人?以及他人的言行教会了我什么?这些在人际关系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我终于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
胡慎之在书中选取了日常生活中富有代表性的案例,从问题入手,引导我们认清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并通过案例告诉我们唯有把重心从“关系”转向“自我”,了解、分析、重构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把“问题”变成自我成长的信号和契机,才能打破旧有的相处模式,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老好人总是——
1.忽视自己的需求和情绪,认为他人的需求和情绪才重要。
2.不愿意麻烦别人,不接受别人的帮助,因为这样会觉得自己不被需要。
3.对外人是老好人的面孔,对亲近的人情绪波动很大,甚至诸多责备,以此来释放压抑和隐藏的情绪和攻击性。
4..老好人的人际关系模式既包含了讨好别人,也包含了指责——我取悦你们,讨好你们,你们都在剥夺我的资源和权利,你们都是坏人。
5.为了隐藏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情绪,维持老好人的状态,他们很难与别人建立真诚的关系。
胡慎之对老好人的总结,让我感觉就是为我“量身定做”一般。
老好人是如何形成的?
胡慎之指出,老好人害怕自己在人际关系中被边缘化,被忽略或被抛弃。他们对别人的嫌弃、不屑、鄙视,以及给别人制造麻烦非常敏感。一旦遭遇这些,他们会担心自己被抛弃。他们努力取悦和讨好别人,从不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情绪。
老好人通常出生于这两种的家庭:
1.重男轻女的家庭中的女孩。她们一出生就不被家人欢迎。父母让她们从小觉得自己是个累赘,给父母带来很多麻烦。她们的价值感来自于哪里给别人带来好处。
2.父母常常对其口出恶言甚至完全忽视的家庭。他们内心隐藏着愤怒和恐惧,在人际关系中小心翼翼,有事更愿意藏在心里。
老好人和妈妈相处时总是不自觉地看她的脸色
胡慎之在书里指出,老好人的形成源自于与妈妈的相处关系。
在和妈妈相处的过程中,我总是特别关注妈妈的反应、表情、言语和情绪。
妈妈的语言和情绪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我的情绪。甚至她生气的时候我就会想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事情惹她不高兴了,即使我知道她不高兴不完全因为我。
因此,我会有意无意地讨好她,避免惹她生气。
然而这并不能使妈妈对我更好,相反,她生气起来会对我肆无忌惮,嘴巴像一把锋利的刀子,每一刀直戳我的内心,让我陷入极度的恐惧之中,一种前所未有的被抛弃的感觉将我淹没。让我完全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这种可怕感觉与胡慎之在《在人际关系中成长》一书里说的一样:
>我没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因此感到失落;
>我没能满足妈妈的要求,让妈妈不高兴,我心里愧疚;
>我的愿望没有得到尊重,但是我不能怪妈妈,只能怪我自己。
这种感觉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对妈妈的认同:对妈妈忠诚、孝顺、实现在妈妈面前的价值。
老好人为什么不敢坚持自我?
因为听话和坚持自我的风险是不同的。
“一个人如果从小就得不到认同,甚至在不断被否定的状态中成长起来,就很容易在遇到一些问题时先责怪自己,怀疑是不是自己做错了,或者自己做得不够好,从而否定自己。”——胡慎之,《在人际关系中成长》
人性总是趋利避害,人们常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并希望孩子听自己的话。如果孩子不听话并造成了某种风险时,如果妈妈习惯性对孩子说“你看你不听话,现在出事了吧”,孩子会感到沮丧和羞耻。
胡慎之指出,如果在孩子的成长期间经常与妈妈这样互动,会容易形成这样的观点:只要听话,就可以不需要承担太多责任;即使出现了糟糕的后果,也是因为听了别人的话,这样至少可以将责任推给自己遵从的那个人。
然而独立和坚持自我也会面临一些精神方面的风险,如:
>被自己依恋的人和渴望照顾我们的人所排斥或指责
>陷入精神上的自责和自我否定
>可能会引发人际关系冲突,进而感到恐惧
老好人害怕遭遇人际关系冲突老好人总是处处为他人着想,以他人的感受和情绪为重,却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害怕遭遇人际关系冲突,而自己却无力解决。
1.在人际关系冲突中,他们会体会强烈的几乎能淹没自己的悲伤与难过。
如果父母将情感破裂却不离婚的责任推给孩子,比如父母常说“不离婚还不是为了你”,将冲突归咎于孩子,会让孩子产生巨大的恐慌。
2.人际关系在冲突中的走向同样会让人们感到深深的恐惧。
胡慎之指出,如果妈妈异常情绪化或情绪抑郁,孩子费尽全力讨好她,哄她,安抚她,但是她依然对孩子不理不睬,这会让孩子深陷恐惧,好像妈妈要被自己杀死一样。
这还包含了另一种恐惧,即孩子需要妈妈照顾,妈妈不开心,孩子就得不到照顾。孩子不愿在与妈妈的互动中坚持自己的观点,是害怕这种坚持会导致自己与妈妈的关系陷入糟糕的状态。
3.维护和修复人际关系的成本很高。
为了避免严重的后果,老好人宁愿“息事宁人”,会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藏在心里,不愿去正视它们,表达它们。
正如我买水果去讨好那个恨我的女同学一样,我害怕与妈妈的关系陷入无可挽回的局面,成为她口中的不孝的孩子。
察觉和坚持自己的想法才能避免成为老好人
老好人没有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总是以他人为重,但是这样并不能让别人真正把自己当成朋友,反而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因此,要避免成为老好人,最关键的是要察觉和坚持自己的想法,正视自己的感受和价值。
如何才能做到有主见,有独立精神,坚持自己的想法?
胡慎之在书里给了方法,我归总为三条:
1.持续自我成长,与妈妈分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不完全认可母亲,并意识到她们也会犯错,会无所适从,会力不从心时,反叛母亲是一个人成长的痛和必修课。
当面临选择时尝试告诉自己“我愿意承担所有的风险,付出相应的成本,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这样,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充满力量。
我知道我无法改变母亲,但是我想要改变自己,想成为更好的自己。我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修复自己性格上的缺陷。
我知道母亲的愤怒并非完全由我而起,而且她的要求并非总是合理的。因此,与她产生观念冲突的时候,我即使依然恐惧,还是坚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个时刻我不再依赖于她,因为我知道我内心的安全感不再来自于她,而是来自我自己,即使离开了她,我也有能力让自己过得很好。
我知道这是一种与母亲必然的分离,也是每个人成为独立个体的必经之路。
2.保持好奇心,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胡慎之在《在人际关系中成长》一书里指出,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即使犯了错误也要保持探索的决心和热情。
而人与人的差异在于价值观的不同,不在于好坏对错,不必怀疑自己的价值观。要勇于尝试和与自己发生冲突的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3.厘清对妈妈的愧疚,厘清应由谁对人际关系冲突负责
世间最难的事情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与其费尽全力改变他人,不如厘清界限,分清责任。区分哪些是自己的事,哪些是妈妈的事,划定边界,只要自己做的事情不违法,不违背公序良俗,就不必自责。妈妈的不满只是不能接受彼此的差异。
胡慎之说:“人们不会主动伤害一个对自己很重要的人,只要彼此成了对方生命中重要的人,双方就会好好爱护彼此。”
正是因为我们把母亲当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我们不舍得伤害她。
当我们受到伤害时,我们才知道,在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人是自己,只有重视自己的感受,使自己免于无端的伤害,分清边界,知道哪些事情并不是自己的错,这样才能受到他人尊重。
如果你也有人际关系问题的困扰,我推荐你看看胡慎之的这本《在人际关系中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