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一,阅读感受:
从老师给的书单里挑选了这本书的原因是,对时代更迭产生的变动以及对自我的认同,深感兴趣。通过前两个星期的阅读,内心的好奇与疑问被一点点的满足与解答之余,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这本书的严密与艰涩。严密在于,作者几乎是用教科书一般的规范来写作,每个问题下面都有较对应和准确的解答;艰涩在于,里面一些专业性极强的用语、高度抽象的概括、前后文之紧密联系,致使阅读者可能需要反复翻阅才可能大致理顺。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在于其中对于自我认同与“婴儿时期”的婴儿与看护者的关系二者之联系做了深入的剖析。书皮上对它的分类是“当代世界学术名著——政治学系列”,其中也糅杂了很多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知识。总的来说,艰涩与收获感并行。
其中把一个人的“现代性的自我认同”与“其婴儿时期与看护者的关系”联系起来,这启发我们从多个角度了解自己及他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婴儿看护者这个角色,做出了其重要性的阐释,同时为其指示了一条方法论的道路。
二,书中内容的提炼
1.焦虑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读后感:将自我认同追溯到婴儿时期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读后感:将自我认同追溯到婴儿时期2.存在性问题>自我存在>自我身份认同
【现代人呈现出一种“意义感缺失”、“自我认知迷茫”的普遍状态,基于此现象,我摘取了书中一些能够准确描述以及分析这一现象的文字,希望能给在自我身份认同之路上踽踽前行的人,一点方向。】
2.1自我身份认同出现问题的表现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读后感:将自我认同追溯到婴儿时期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读后感:将自我认同追溯到婴儿时期2.2应对
①自我认同感较正常的表现:
自我身份认同的存在性问题与个人生平的脆弱性质有种紧密联系。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既不体现于其行为中,也不体现于他者对其行为的反应中(尽管这一点相当重要),而是体现于一种“能让特定的叙事模式持续下去”的能力。
②形成并保有一种自我感
清晰知晓我们来自何处,又去向何方,持续吸收外部世界中发生的事件,并将其分类归入有关自我的正在进行的“故事”中。这一个漫长工作或有“无意识”的一面。同时,做梦都过程能很好的表现人在白天对记忆的无意识选择和放弃。
三,心得
在漫长的成长历程中,一直与我们为伴的,正是我们自己。了解自己,是一生持续无法停歇的运动,在此历程中,我们经历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发掘问题,到最后,无非是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问题。两者都有一个核心主体,那就是永远也绕不开的自己。本书将很多自我有关的问题,追溯到了婴儿时期婴儿个体与看护者的关系。这个习得的过程又加深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同时也启发我们如何做一名尽量合格的看护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