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764352/afadd3a5985a45bb.jpg)
今天准备讲高一语文必修下教材后面附录的四首古诗词中杜甫的《登岳阳楼》。这是杜甫的名篇,有着他一贯的恢宏气势,写出了诗人处境困顿却心系天下的博大胸怀。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诗人创作风格的多样化,不至于对杜甫的创作风格有刻板的印象,我以他在成都草堂创作的《客至》导入,故意不署名,让学生先朗读一遍,然后凭感觉推测是哪位诗人的作品,有学生不假思索地说是陶渊明的诗。确实挺像陶渊明《归园田居》的风格,当他们知道是杜甫的诗,表示很惊讶。我们从《客至》的诗句中读出了杜甫对友人来访的欣喜与诚恳,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也读出了杜甫难得的闲适恬淡的心情。
杜甫一生多数时间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写的诗也大多是沉郁顿挫的风格,可贵的是哪怕个人处境再困顿,他也不忘忧国忧民。
我跟学生说,读着杜甫的《客至》,看到他那种难得一见的轻松愉悦,我甚至有点心疼他,他的一生活得太沉重了。杜甫在成都草堂安定生活不到四年创作了240多首诗,其中有很多名篇,是他个人创作的高峰期。成都草堂也因此成为名胜古迹,鼓励学生有机会争取去成都上大学。
不由想起不久前,看到刚毕业的一位学生在朋友圈晒出“杜甫草堂”的图片,配文让我感动——有圆一个高二语文课的梦。当时高二的旧教材有一首杜甫的《蜀相》,我也延展讲了《客至》,估计这位同学当时就对成都草堂有了向往。
还记得2002届的毕业生曾志阳考上清华大学,他在当年的教师节寄给我的明信片是清华园的荷塘,我相信他是精心挑选的,因为我们高一语文课学过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描写的就是清华园的荷塘。
每当看到毕业的学生还记着高中语文,我都感到特别欣慰,也感到沉甸甸的责任,因为语文不仅是教学生认字做题,她还可以在学生心中种下美好的种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