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推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虽然精力、时间有限,但身体力行。
如果不读书,即便有万卷藏书,与你何干?
2023年共阅读50本书,写50篇读书笔记,阅读书籍量从201306开始记录读书书目和摘记之后,达到450本。
幸福是什么?做自己擅长而且喜欢的事,如阅读。
平时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书籍之中,虽不求甚解,但自得其乐。
主要是历史书籍、名人传记、旅游、散文及一些鸡汤类书。
阅读,可以让我们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可以随时与书本中无数个伟大的心灵会面和对话,分享他们那些光耀的创造,汲取前人的人生智慧和得失。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需要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
其中,最重要的是养活自己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快速进入一个陌生领域的能力,表达自我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还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
这些核心能力和素质,都不是通过刷题、上补习课能学会的,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实践。
冯唐在其作品《有本事》中,写下对生命生活人生的思考。
一个成大事的人,要把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修炼安身立命的本事以及丰饶强大的内核,在任何年龄段都能有所成。
一个追求生命质量的人,要有人情味地活着,享受亲情、爱情、友情,平静面对复杂的人性、变化和失去。
无常是常,在无常的世界里,一个人有本事,才能行得稳、走得远,才是靠得住的财富。
何帆在其《变量4:大国的腾挪》中告诉我们:
“腾挪”简单说就是用空间换时间。它教会我们在局部处于不利地位时,如何避实击虚、弃取自如,变被动为主动,反败为胜。
作者把腾挪策略进一步拆解为三个招式:寻找破局点、我打我的、改变约束条件。
就一个人而言,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但都需要学习。童年有童年的无助,青年有青年的挣扎,中年有中年的迷茫,老年有老年的疲惫。
人的一生曲折也好,平坦也好,到头无非都是顺流而下,归入大海。
有人会以为老年是人生的低谷。恰恰相反,老年是人生的一个制高点,从这里能看到的风景大不相同。
年轻人总是要追求更多的东西,无论是名、利、物,都想拥有,他们为尚未拥有的东西烦恼。
老年人只在已经拥有的东西中选择最有意义的几件。
人到了老年,已经超越了物质忧虑,转而集中关注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美好生活需要重新审视自我,找到人生的意义。
不是为别人活着,不是被生活裹挟着,而是开始过一种充实、自觉的生活。
过美好生活是一门技艺,这门技艺需要学习。
人生苦短,应当活出几分清醒,唯有书籍能助人达到此点。
所谓人生,就是无怨无悔地去做相对而言自己比较能够做好的事情。
所谓积极清醒的人生,无非就是要找到那一种最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式,一经找到,确定不移,心无旁骛。
所谓人生价值,只不过要认认真真、无怨无悔地去做最适合自己的事情而已。
如果一个人是否有价值,只能取决于别人眼中的看法,那这样的生存无疑是可悲的。
其实,所有的人都是独立地依靠自己而生存,所以,也主要是为自己而活。他是什么,他整个的生存方式如何,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如果他在自身方面缺乏价值,那在其他方面也同样没有价值。
能够对我们心灵品质和人格品质的形成,施以终身影响负起长久责任的,绝不会是别人,乃是我们自己。
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处院落,在未来的日子里,有许多人将会教给我们许多谋生的技艺和与人周旋的技巧,但为我们的心灵充当园丁的人,将很少很少。
一个群体的规模越大,就越容易变得枯燥乏味。
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如果他不喜欢孤独,那么他也不会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他独自一人时,他才是真正自由的。
一个人个性越独立,就越难以承受在与他人交往中作出牺牲。
一个人对孤独的喜爱、忍受或逃避,是与他个人价值的大小成正比的。
在独处时,可怜的人将倍感苦难的重负,而智慧者则挚爱这孤独的崇高与伟大。简而言之,每个人都将成为他自己。
读书的目的是加强对人生的享受,如果你得意;或是对人生的忍受,如果你失意。
静心与思考,不只对于书道有用,人也应该使静心与思考成为本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安乐有致死之道,忧患为养生之本。心可逸,形不可不劳;道可乐,生不可不忧。
有一段被称之为水手哲学的文字,这种哲学其实就是一种祷告:
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赐给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我们常常说向往美好生活,却可能并不知道什么是美好生活,怎样去过自己的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需要重新审视自我,找到人生的意义。不是为别人活着,不是被生活裹挟着,而是开始过一种充实、自觉的生活。
美好生活是一门技艺,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和学习,去创造和享受生活中的美。
把时间浪费在自认为美好的事情上,比如阅读,相信所有微小的细节才是生活的本质。
美藏在具体而又微小的事物中,通过细节呈现宏大。
有自由舒展的生命做底色,任何生活都是美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