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哲思想法
思维过程|牛虻解读

思维过程|牛虻解读

作者: 牛虻宝贝儿 | 来源:发表于2019-06-02 15:10 被阅读0次
思维过程|牛虻解读

什么是“思维过程”

“思维过程”的概念来源于弗洛伊德开创的“潜意识”研究。“潜意识”往往以一些抽象的形式显现,比如一个梦境、一种情绪(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一段记忆、一种氛围,一个画面。弗洛伊德把这个过程称为“初级思维”;以逻辑、推理等组成文字系统的过程被称为“次级思维”。

弗洛伊德认为“初级思维过程”是最原始的存在本身。这些抽象的“原始存在”帮助人看到万物的本质;“次级思维过程”以文字为载体,“文字”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是被加工后的输出,也就意味着除了传递了部分 “原始存在”,还受外界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举例 - 梦境翻译

正好是六一儿童节,你朋友一家约你们一家带孩子一起过六一,两个小朋友在同一间幼儿园,平时玩得很开心。在去餐厅的路上,你突然想起昨晚一个梦境,你梦见瓢泼大雨,出门不便,于是你打电话给对方取消了约会。你还清晰地记得梦里取消时迫不及待的心情,以及取消完如释重负的轻松。

想到这里你跟朋友说:“天气真好,真是天公作美!本来还担心下雨,昨晚做梦都梦到了。”

朋友说:“确实好天气,都说梦是反的,真准!”

如果你有“潜意识探索”的习惯,重新分析一下便知道,梦境里“迫不及待的心情和如释重负的轻松”体现“初级思维过程”,而“天气真好,天公作美”体现了“次级思维过程”。

至于为什么会梦到下雨,值得一探究竟。为什么会“迫不及待地取消”?又因为什么感觉“取消后如释重负”?或许你没有意识到这些内心事件,也或许你意识到了,但选择忽视、或逃避、或压抑。

故事

爱因斯坦的视觉化思考和创造力

美国著名培训师罗伯特 迪尔茨是国际顶级NLP(神经语言程序学的缩写)大师。NLP是使用思维改变行为的一套方法论体系。比如在公开演讲前感到紧张,NLP 有一些方法触动思维转变,从而触发行为改变。

迪尔茨在广州的“天才的策略”培训课上分享了爱因斯坦。他认为爱因斯坦思维模式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使用“视觉化思考”。也就是说爱因斯坦不是用公式和纯逻辑推导出理论的,他使用了视觉化思考的方式。比如爱因斯坦的视觉化想象:如果以光速追逐一束光,那会发生什么?会看到这束光在空间中静止吗?

结合思维过程的概念,武志红认为罗伯特 迪尔茨说的“视觉化思考”,就像两种思维过程的综合。

今天的价值

不仅用耳朵聆听,调动感知去聆听

在“天才的策略”培训课上,迪尔茨根据视觉化思考,设计了一个练习叫“用感觉去聆听”:

围坐:5-6人一组。

破冰:逐个自我介绍,然后其他人针对这个人表达1-2赞美。

分享故事:安静下来,简单做一下“正念”感知身体。开始逐个讲述自己的故事。

画画:听者一边听故事,一边画画。把注意力放在感知上,通过画笔表达出你的感觉就好。

结束:每个人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画、在听的时候自己产生了什么感觉。

更多培训课程,大家可以关注微信号《国际大咖心理》,定期会举办迪尔茨的培训《卓越元素解码》,还有催眠大师斯蒂芬吉利根博士的《精英催眠营》。

这个练习是一个潜意识探索工具。应用场景不一样,效果不一样。日常生活中没有小组一起练习,那可以从“正念”开始。比如练习“腹式呼吸”,再练习“身体扫描”,帮助更好地感知自己。感觉和感知有细微区分,比如“痛”是感觉,“阵痛、刺痛”是感知,感知身体尽量深入细微。

一开始练习“正念”可以不用太追求“仪式感”,采用小步子原理先做起来,初期的目的是:找到感觉、体会到好处。比如出租车上、排队的时候。因为乔布斯是正念冥想的爱好者,所以苹果手机里有“正念”工具。

思维过程|牛虻解读

思维改变

旧思维:“创造力”是大师级人物的天赋,跟我一个普通人没有关系。

新思维:为什么要过分看轻自己?每个人都有“创造力”。“天性”是每个人的“原始存在”,有些人持续在挖矿,有些人选择放弃。所谓“天才”不过是一种思维方式罢了。

书籍推荐

迪尔茨有一套新书《天才的策略》,应用NLP技巧模仿历史人物的思维过程,比如亚里士多德、谢洛克 福尔摩斯、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等等。《天才的策略》旨在揭示“创造力”的来源、扩展人类能力、帮助个体成就最极致的水平。

这套书目前没有中文版。大家也可以看英国职业NLP教练、伦敦客座教授杰里米 拉萨路德《NLP思维》,这本书偏工具类。

相关文章

  • 思维过程|牛虻解读

    什么是“思维过程” “思维过程”的概念来源于弗洛伊德开创的“潜意识”研究。“潜意识”往往以一些抽象的形式显现,比如...

  • 情结|牛虻解读

    什么是“情结”(complex)? Complex被形容为“无意识之中的一个结”,这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主要概念。...

  • 潜意识 |牛虻解读

    什么是“潜意识” 弗洛伊德是在1895年出版的《歇斯底里症研究》Studies in Hysteria一书中第一次...

  • 《牛虻》伏尼契

    《牛虻》是在特殊背景下引入国内,于是它顺理成章的被解读为革命小说。主人翁牛虻被塑造为一个反教会统治、为了革命献出生...

  • 生死简史:第七日,【它】的世界

    次级思维过程   次级思维过程,即你、我这个感知者,看着眼前的这段文字时,头脑中对这些符号的解读的过程,和如此引发...

  • 均匀悬浮注意|牛虻解读

    什么是“均匀悬浮注意”? 这是精神分析技术的一个术语。意思是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要把自己提溜起来“悬浮”在空中,像...

  • 人生地图|牛虻解读

    在介绍人生地图之前,先介绍一下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什么是“性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天然就有...

  • 父亲的功能|牛虻解读

    什么叫“父亲的功能”? 这个概念是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提出的。意思是说,人在出生后,所体验到的第一个“...

  • 个人体验|牛虻解读

    什么是“个人体验”? 个人体验(Personal Therapy),是心理咨询师自己接受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目的之一...

  • 《牛虻》之劝说父亲跟“我”走

    不管我活看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牛虻,快乐地飞来飞去。 《牛虻》以牛虻的命运、遭遇和结局为线索开展文章,将牛虻钢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维过程|牛虻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eux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