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创新教学设计

3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创新教学设计

作者: 听雨_309e | 来源:发表于2023-05-01 10:43 被阅读0次

文体

本文是歌行体诗,歌行体是古体诗中的一种,从汉乐府诗歌发展而来,多为七言,行式自由,一般多叙事。这首诗叙说的就是美好季节中的痛苦故事。

背景

安使之乱后,杜甫颠沛流离,到处奔波,后来到了,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中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怀。

丧乱

指安史之乱,它发生在公元755年至公元763年唐朝歌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叛乱。因叛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所以历史上称为安史之乱。他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唐王朝由盛至衰的转折点。

结句

古典诗词很讲究结句高妙欣。欣赏结句的高超艺术是欣赏整个诗篇词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诗人对结句也就是诗的高潮处,特别着力经营,因而对此就应该分外留心,用心品味。有的诗画龙点睛,其接句正是达意之所在,传神之所在。体会结句可得通篇之精神。有的直抒其情,一看便知,本文就是这样。

逐句翻译略

本文我最喜欢的环节是:

朗读,品评人物形象。

这首诗叙述的是一个故事,一个表现穷困和痛苦的故事,一个表现穷困诗人的高尚情怀的故事。这首诗是关于作者情怀的故事。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卷草破屋的狂风面前,他是一个无可奈何,心情愁苦的人。

在公然抱茅的顽童面前,他是一个万般无助,内心痛苦的人。

在床头无干的漏屋面前,他是一个湿寒交迫,心中悲苦的人。

在忧国忧民的思虑面前,他是一个胸怀博大、激情奔放,希望崇高的人。

完。

相关文章

  • 第1140期【教学设计】

    我为你发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文/高平六中 郭霞 学习目标: ...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吟诵诗歌,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2.译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 凄苦,杜甫生命的底色

    ----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悟(十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

  • 【教育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朗读,感知诗歌基本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品读,理清诗歌结构,拟写小标题,品析诗歌富于表现...

  • 随堂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

    有老师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看到老师设计了如下的课堂教学目标。 接下来老师的教学流程为: 一、介绍《春望》和...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想

    一,导入新课(以杜甫经历导入) 二,析题(从为的读音入手) 问题设计:茅屋被秋风吹破是件高兴的事吗?本诗的感情基调...

  • 今日记录(1)

    一、读《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11 启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为盗贼”出发设计全篇,此一条线也可与做...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月29晚 一连几天的开会,准备,身体是很敏感的,眼皮都在抱怨着,就连晚餐都嚼着没有一点味道,只想尽快回到自己的小...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已到秋深,狂风大作,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都卷走了。茅草在江面上乱飞,飘到了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学习目标 一:读,诵,感知诗意。 二:读,品,赏析字词。 三:读,悟,体会感情。 重点:目标一二 难点:目标三 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创新教学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eo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