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作者: Lu00蕙质兰心 | 来源:发表于2019-04-25 05:31 被阅读43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吟诵诗歌,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2.译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3.赏读诗歌,代诗人抒情,对诗人说话,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吟诵诗歌,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2.赏读诗歌,代诗人抒情,对诗人说话,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难点:赏读诗歌,代诗人抒情,对诗人说话,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4课的第一首诗,同学们齐读课题。

屏幕展示:歌,能唱的诗。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诗的一种体裁,称为“歌行体”。这种古诗,讲究押韵,朗朗上口,体现“歌”的特点;用长短句,顿挫相谐,有“行”的动感。

你觉得应以什么样的情感读题?(预设:叹息、悲哀、低沉……)我们先来了解“茅屋”的由来。

屏幕展示:公元755年12月至公元763年2月,“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转衰。公元759年,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杜甫弃官来到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常寻花漫步、以诗酒自娱。

学生齐读课题(带着疼惜、惋惜之情读“茅屋”,带有无奈、绝望之情读“为秋风所破”)

这么一个让人安定愉悦的地方被秋风所破,是多么痛苦、绝望!但是这首诗,又不是绝望之作。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

屏幕展示:

学习目标:吟诵诗歌

                译读诗歌

                赏读诗歌

二、吟诵诗歌

1.我们一起把课文齐读一遍,感受一下诗人的复杂心情。(学生齐读,纠正字音)

2.下面我们对朗读进行一些细节的揣摩。

屏幕展示:(1)读好句子的内部停顿;                      (2)读好抒情句的语气语调。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首诗的每句是几言?并画出长句和抒情句。

听范读音频,画出句子节奏,感受抒情句的语气。

屏幕展示:南村群童 / 欺我 / 老无力

                大庇 / 天下寒士 / 俱欢颜

                何时 / 眼前 / 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 / 受冻 / 死亦足

屏幕展示:(抒情句)归来倚仗自叹息。长夜沾湿何由彻!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请学生试读长句的停顿,女生齐读第1、3段,男生齐读第2、4段。

请学生试读抒情句(预设:沉重地,祈盼地,慷慨地语气;或降调,或升调来读)

我们把这首诗连起来朗读一遍。(学生齐读)

三、译读诗歌

下面我们进行本课的第二项活动:译读课文。请小组四人一人一段翻译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然后班级交流展示)

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给予点拨,提示学生用翻译的两个方法:一是补充法;一是组词法。

四、赏读诗歌

我们就这样结合注释,理解了课文的大意。同学们做得非常好。

(一)下面我们赏读课文,与诗人同行。请默读课文,用四字短语概括内容,比如第一段:秋风卷茅。同学们自读完成2、3、4段的内容概括。

(二)代诗人抒情

1.怎样代诗人抒情呢?请同学们读一遍示例。

屏幕展示:第一段示例:秋风呼啸,它无情地卷走了我屋顶的茅草,想起建盖茅屋时的艰辛,怎能不让我心急如焚?

这就是代诗人抒情。设身处地,描绘“我”的见闻和感受,请同学们在2、3、4段中任选一段,代诗人抒情。(学生自由读)

2.同学们有没有关注到前三段的抒情和第四段抒情的区别?(板书:间接抒情 直抒胸臆 写景 写事 写细节)

(三)对诗人说话

用这样的开头对诗人说几句话:“诗人啊,你……”(学生发言)

诗人在自己的茅屋被风吹破,秋雨打湿了被子的时候仍心系天下寒士,这种身在茅屋而心忧天下的情怀值得敬佩!(板书:心忧天下)

如果一个人只抒写自己生活的贫苦,这是“小我”,但如果自己生活贫苦却不以为意,关怀着天下寒士,这就是“大我”。这也是杜甫被称为“诗圣”的原因。(板书:诗圣)

所以我们说:

屏幕展示:一个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因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别林斯基

(学生齐读)

教师小结:杜甫关注民生,拥有一种悲悯天下的情怀(板书:悲悯天下),他是一个大写的人。读到这首诗,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甫,想起了他悲壮的渴盼……希望我们同学能够多一份对民生的关注,多一点慈悲的胸怀,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温暖与和谐。

板书设计

注:以上学习借鉴了徐杰老师的课堂实录。

相关文章

  • 第1140期【教学设计】

    我为你发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文/高平六中 郭霞 学习目标: ...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吟诵诗歌,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2.译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 凄苦,杜甫生命的底色

    ----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悟(十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

  • 【教育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朗读,感知诗歌基本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品读,理清诗歌结构,拟写小标题,品析诗歌富于表现...

  • 随堂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

    有老师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看到老师设计了如下的课堂教学目标。 接下来老师的教学流程为: 一、介绍《春望》和...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想

    一,导入新课(以杜甫经历导入) 二,析题(从为的读音入手) 问题设计:茅屋被秋风吹破是件高兴的事吗?本诗的感情基调...

  • 今日记录(1)

    一、读《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11 启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为盗贼”出发设计全篇,此一条线也可与做...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月29晚 一连几天的开会,准备,身体是很敏感的,眼皮都在抱怨着,就连晚餐都嚼着没有一点味道,只想尽快回到自己的小...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已到秋深,狂风大作,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都卷走了。茅草在江面上乱飞,飘到了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学习目标 一:读,诵,感知诗意。 二:读,品,赏析字词。 三:读,悟,体会感情。 重点:目标一二 难点:目标三 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xn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