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看松浦弥太郎的《给40岁的崭新开始》。
这本书是前段时间在报大人的文章里看到的,当下就去当当搜索了一下。评价区里,有不少人说看了之后收获不少,也有人说写的其实就是一些很普通的日常感悟,也有人两小时内看完没什么感觉,再看一遍的时候深觉作者了不起。
因为一时没想到可以同时购买的书,于是只是放在购物车里。刚好第二天去图书馆给女儿借书,顺便将其借回来了。很小的一本书,很朴素的装帧,如最初看到里面的文字。
我翻了一下,一开始也感觉是一些普通的日常感悟,还是比较常见日式语调。也就当睡前阅读来读吧。
当今天看到这篇《无法改变高度就努力培养气度》的时候,却突然感觉自己心底里有些东西给触及到了。
其中有一段“所谓‘乡巴佬’指的并不是出身于乡下地方的人,而是深藏在每个人内心里的自卑。成长环境,家庭背景或者学历,那些构成我们个人物质的‘最根本元素’,或多或少存在着自卑情结。”我能立刻体会到,自己心底里那个自卑的影子是因为什么?也许因为深藏在心底里的自卑,得到某些夸奖时总容易产生“哈,我有这么好吗?”的不自信感,或者是“小人得志”的那种嘚瑟。
自己就是那个一直没有正视自己的“乡巴佬”。松浦先生说,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学历等是每个人与生倶来的“高度”,如果不如别人也无法重来,与其试图美化掩饰,何不努力爱上原原本本的自己?是啊,每当不自信的时候,自己总会阿Q式地想到“我自己不是还有其他优点嘛!”之类。然后想到了,之所以努力培养女儿,也许是潜意识里希望她不会因为自己曾经自卑过的那些原因再次自卑。
四十岁之前培养高度,四十岁之后培养气度当看到他认为,往高度培养是四十岁之前要做的事,而四十岁之后,需要培养的是气度。我突然眼前一亮,对,是气度!培养气度,最好的方法就是“拥有质感与智慧”。而要学到这两项,首先必须以坦率的态度面对所有事物。在我的理解就是“学会放下”。
那放下什么呢?放下利益的计较,放下追求未来的焦虑,放下改变别人的欲望,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理解别人的不完美,接受上天对于自己的一些考验。
刚出来社会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像一块带着棱角的石头,在社会里给不同的人和事打磨再打磨,才会变得圆润。人总是要经历岁月的磨炼,内心才会变得柔软,才会变得有弹性。也许自己也该是走上了培养气度的年华了吧。
想起我曾经工作的时候,做管理,才28岁,却总是要装做很老练的样子。四十多岁的财务阿姐,还常常叫我“灵姐”,她以为我比她大!而现在,很多第一次见面的朋友却以为我是35岁不到。是时光倒流了吗?不是,是因为经历的事多了,心胸变得比以前豁达了,生活上自由了,不需要再为任何人假装自己,也不需要再像一个刺猬一样时不时竖起刺来才能保护自己了,可以像个孩子一样偶尔说说痴话,可以放心地傻笑,可以笑对挑衅与质疑了。
嗯,年轻的时候,面对有意无意的挑衅,时不时会回一句“SO WHAT!”虽然没有纷争,但难免有不爽。前天的一篇阅读量四千多的文章里有唯一的一个不和谐声音在评价区说我“喜欢吹捧者”的时候,我很平静,日式口吻地回复了他“我只好说是啦!”。类似这些,已经不会让我平静的湖面漾出涟漪,也不会再让我竖起尖刺来回击过去。
四十岁之前培养高度,四十岁之后培养气度2015年的年底的时候,我经历了一次手术。当手术后躺在ICU术后监护时,24小时里我几乎没有闭眼,眼睛看着墙壁的时钟,知道每隔15分钟,自动测压机就会启动一下。脑子里在不停地想事情,想了很多很多。但循环想到的,就是,日后一定要好好享受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好好爱家人。
手术后,做医生的姑婆怜惜我,安慰我,我反而跟她说“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人生高潮来之前的一个低谷吧,我这么努力,上天一定是为了考验我而设置的关卡,过了关后,它定会赐我更美好的东西!”是的,手术后的第三个月,开放二胎政策后不久,我迎来了等候八年的二宝。
在人前,很多人都知道我是乐观的,只有我知道自己有悲观的时候,但我希望悲观情绪能让我克服。人么,大不了一死,是吧,那如果死不了,就得好好地活着,好活歹活也就那么几十年,不是应该像涂抹一幅空白的画布一样让它看起来很精彩吗?
四十岁之前培养高度,四十岁之后培养气度尽管我们的经济常常陷于“窘迫”,但我们不会因此而对金钱产生强烈的欲望。因为我知道,此时,陪伴孩子比金钱更重要。做全职妈妈,难免有很多焦虑的事情,也不停会有“我如果有份工作就好了”、“我这样的人没有工作不是有点浪费吗”的念头冒出来。但更多的时候,我知道,既然要陪伴孩子,就专心陪伴吧,好好珍惜与孩子相处的这段时光。用心,就能感受其中的美好与快乐。至于工作,只要自己保持学习的心态与行动,工作总会有一天以一种未知的方式来临的。
所以,现在的生活中,如果孩子哭闹的厉害的时候,自己会心想“如果不是因为饿或者不舒服等原因,那也许是因为她情绪上需要我的安抚了,那我就应该有耐心地柔软地抱着她,直到她情绪好起来”;如果女儿比赛输了,我会想“她有努力争取过了的,也许现在她的情绪更需要发泄或安抚,不是吗”?当与先生有话题产生分歧的时候,也会多想一下“直接争执其实有什么好处呢?他也许不对,但也许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不如等大家情绪都平和的时候慢慢沟通一下吧”;如果跟兄弟姐妹对事情持有不同的看法时,心里想的也是“每个人的角度不同看待的事情的想法也不一样,也许有些事情并不是现在就能看到答案的,所以,不必为未知的答案而争吵”……万病气为源,没事,就不要拿自己的健康来计较吧。
反倒是我老爸说过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深。这些年他一直为自己的病情而沮丧,总以为自己还能闯半边江山,却一直卧病在床很不甘心。知道我手术后,他说“我现在心态平伏了很多,连你那么年轻都生病了,我都八十岁了,还有什么不甘心!”人,非要经历些什么事,才会放下执念。
四十岁之前培养高度,四十岁之后培养气度最后一段,我看到了松浦先生说“我比较想和能够激励自己成长的人做朋友”。这点,跟我不谋而合。负面的人,总会看不得别人的好,无论过得好还是做得好,最好你们统统不如我,如果你们拥有比我好的事情,都是不择手段得来的。而正面的人,总愿意交往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只有跟优秀的人同伍,才能让自己更美好起来。
而更优秀的人,却没有太多的时间让我们随时接触得到。所以要想得到优秀的人接触和愿意交往下去,首先得让人家看到你有提升的空间和意向,而你会因此行动了起来努力让自己变得更美好,自然而然,自己又上了更高的一个层次。
当学会放下之后,自己会发现,无论在平时的接触里,还是在我的字里行间,别人看到的都是一个平和的,上进的,乐观的我。因为有这样的自己,才有很多优秀的前辈们不嫌弃,相携并往,构建更充实的人际关系。
40岁,让过去归零。换个维度,开始培养自己的气度,迎接人生的另一个巅峰!
四十岁之前培养高度,四十岁之后培养气度
网友评论
比如这篇文章(marked down)
该去拜读四十这书
你说的在病房里的那一段,我一个闺蜜也经历过。曾经在她病好后的再听她说起我也是泪流满面,心疼不已。如今看你说的轻飘飘,虽然心疼,却更多的是钦佩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