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巜论分数》/前行者
高考了,结束了,嗟叹世人虚伪,不以一次考试论输赢,我国高考制度的残酷性,是有目共睹的,一个月后见分晓!大家心里明白最后一次面对分数,等待宣判,划线,投档,本科,专科,落选,谁敢说分数不重要!
在学习期间经历了多少大大小小的考试,情绪在高分低分中游荡,喜怒哀乐都会挂在脸上,考得好当然开心了,发挥不好,有点沮丧也是必然,但过分看分数,让我忧心啦,成绩好坏,分数高低成为评价人的唯一标准,从此分为三六九等,在年级有重点班,实验班,在同班分优等生,劣后生,戴着帽子就有了颜色,在老师的脑里,同学们的眼里,家长的心中,就有了固定格式和产生攀比心理,分数的分量愈来愈重。
看图识画,甲同学和乙同学两次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对比,让人忧心,让人思考!甲生一次考100分满分,该生喜形如色,父母送上一吻,给予鼓励,赞许,但第二次考98分,仅差2分,退了步,就遭到责骂和殴打,扇了一巴掌留下的印痕,写在脸上。乙同学第一次考55分,不及格,自己愁眉苦脸不说,还遭到了爸妈的毒打,巴掌印痕也在脸上,第二考出61分,进了一小步,刚好跨过及格的门坎,那高兴劲不得了,父母知晓后主动送上亲吻,父母看到了希望,这幅画面对比太震撼了。
该图片让人至少有如下认识,甲同学是优秀生,在退步,同满分比差一点,乙同学是劣等生,在进步,及格了,进步一点点,但二位成绩差距仍然大,我们要承认孩子之间智力水平,用功程度,家庭背景等等因素是存在差异的,一味追求分数,是我们教育实践中的悲哀啊!学生的笑容,诅丧,亲吻,巴掌印感观感受强烈,家教,促使孩子们在求全责备中成长,孩子们深感十年寒窗苦读的辛苦,这就是中国教育体制的恶果,分数的分量是沉重的。
分数,让我欢喜让我忧!一个评判考核的一种方法在你,我的记忆里,是如此重要,谁又会忘记刻骨铭心的高考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