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安利《太后》,是为了国产剧的明天

作者: 致一 | 来源:发表于2016-04-16 12:42 被阅读344次

文/致一

先写在前面:看过这部剧,非老公粉。

《太阳的后裔》本周完结,一下子涌出来好多黑:

“一看这么多人再刷我就完全不想看”

“剧情太俗套,漏洞百出”

……

来来来,别急着喷或夸,让我先给这部剧下一个定义:

手法高超的以浪漫言情为主调的国家形象宣传片。

从哪看出来?

一、主角职业

军人、医生。

军人与医生的职业目标?

保卫/修复公民的生命健康。

还记得那句话吗?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两种权利的统称,是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人权。”

作为最基本的人权,对于公民生命健康权的保护,一定是以不同的方式写在每个国家的宪法、刑法、民法等法条中的。

公民的生命健康,一般会在什么情况下受到侵害/损坏呢?

除了正常的生病受伤,基本上就是:战争、犯罪、自然灾害了。

而一个国家是否配称之为“国家”,看的就是在面对这些天灾人祸时,采取的措施和态度。

是以国家脸面为重?还是公民个人生命安全为重?

营救是倾尽全力不惜一切?还是有所保留?

看过的人都会发现,这都是《太后》在讲述的重点。

二、剧情设置

没错,这部剧还是在主打男一和女一,男二和女二的爱情。

尤其是男二女二的故事,穷小子富家女,旧瓶装新酒。

而我说编剧之所以“手法高超”,就在于能在“浪漫轻松”的氛围当中,插入“国家与人性”这样原本沉甸甸的探究。

给你提几个点:

1.升旗

第三集,男女主角正在因为价值观问题拉拉扯扯,撩妹气氛正浓,然而国歌响起,柳大尉马上立正,朝着国旗的方向敬礼,姜医生本来是背对着国旗的,也转过身去,将手放到心脏的位置,行礼。

记得当时给了一个镜头,太阳的光辉下,国旗飘扬,走在山丘上的军人也停下了脚步,肃穆敬礼。

配合着音乐、画面、演员们的神情动作,那一刹那,躺在被窝里刷剧的我,都不由自主有行礼的冲动。

不用冗繁的教导,一个真诚的画面就可以唤起人们心中对祖国的感情。

2.救与不救的选择

地震中,有两名伤员被困在建筑物下,都受了严重的伤,然而条件有限,只能救出一名伤员。

姜医生左右为难。

柳大尉告诉她,时间不多,你作为医生的职责就是要做出一个最有利的选择。

be professional.

无论是普普通通的工人,身份高贵的阿拉伯议长,甚至是干尽坏事的黑帮老大,拿出你的专业水准,做出准确地判断。

不要顾虑国家的外交事宜,不要想眼前的人活下来又会去做多少恶行。

Be a doctor.

在地震伤员选择、救治外国政要、给黑帮Argus治疗的三场戏中,姜暮烟就是无数专业的工作者,而柳大尉就是国家公职人员的代表。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剩下的,交给国家和公职人员去处理。

在灾难频发的乌鲁克,柳大尉一次次从悬崖、地雷、枪口下救出姜医生,这里面有爱情的因素在,但是从剧中塑造的柳大尉军人形象来看,如果陷入危险的不是姜医生,他还会不会以身犯险,不惜一切去拯救?

会的。

在遇见姜医生之前、之后,柳大尉和他的阿尔法小队一直在这么做。

“只要是我们国家的公民,无论我是什么身份,遇到危险/受伤,国家一定会来救我。”

多大的安全感。

“韩国的医生和军人,无论我是哪个国家的人,在必要的情况下他们都会施以援手。”

塑造国际威望,除了洒钱,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3.人性的懦弱与勇敢

李治勋医生,明明是一个富二代,非要跟着支援队伍来到危险的地方。

他原本也是个迷糊的小伙子,连戒指都能丢到垃圾桶里。

来到乌鲁克,一切都让这位青年医生很不习惯。

更不要提,可怕的地震,一切都坍塌的样子,人们哭嚎的声音,仿佛地狱。

他鼓起胆子到废墟下寻找幸存者,没想到突然间,再次地动山摇。

他吓得一溜烟跑了出来,瘫坐地上,只能告诉搜救队员下面还有人,浑身哆嗦。

没想到,那位被他丢下的病人得以幸存,并牢牢记着了他的脸。

怕病人无法原谅自己,更是过不了自己那关。

“说好的救死扶伤呢?自己怎么就那么胆小,我不配做个医生!”

良心的谴责让他都无颜面给家里打个电话。

那位幸存者也一直不肯原谅他,冷面冷语,出言讽刺。

还记得当时大地震时,我国的“范跑跑”吗?

编剧解决这个困局的方式很聪明,设计了一个类似“以其之道,还施彼身”的戏码。

就是让这位幸存者,自己体会一下生命受到赤裸裸威胁时的心境。

患有致命传染病的病人突然发狂,幸存者和另一位军人都吓得不知怎么办,远远地躲开。

李治勋医生不顾一切地把病人制服,并很有可能感染上了传染病。

这份勇气,使他得到了幸存者的理解。

心里的巨石落下,李医生重新找回了做医生的尊严。

4.集体与个人价值的博弈

其实,这一点,也一直是姜医生和柳大尉价值观的不同之处。

军人讲究的是对国家的绝对服从,集体的利益。

医生更在乎每个个体的生死尊严,生命为上。

在第15集,柳大尉的死讯传来,大队长来到姜医生家里,要她签下保密协议。

如此英雄的死亡,就会被描述一场“交通事故”。

姜医生喃喃自语:“这就是你拼了命想保卫的国家,连你的死都不能正大光明地宣布。”(大概是这个意思)

而最后,柳大尉平安归来,在经历生死后,他仍然选择继续走自己的路。

所以,这部剧从头至尾,两个人价值观都没能统一。

集体与个人,哪个更重要呢?

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有的人批判这部剧说,就像垃圾食品,吃下去一时爽,回头却不想再看第二遍。

那我们来看看中国电视剧不是“垃圾食品”的,有多少人会看第二遍呢?

涉及到严肃命题的(战争、历史、政治、人性、军人),这些年来经典的有这几部:

《康熙王朝》、《大明王朝1566》、《大明宫词》、《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

也许大家还有别的推荐,但是以上五部的地位,相信没人能否认。

后两部,是讲述近当代历史与军人的,士兵突击看着还算轻松,《团长》整部剧看下来,整个人心里都是塞塞的,迄今没敢再去碰第二遍。

而这些经典之作的主要受众是哪些呢?

60-90后。

实际上,90后看全这五部剧的人,都不多。

严肃而正经的作品,少之又少,不是没有好的导演与剧本了。

而是鲜有受众了。

掰指头数一下《太阳的后裔》中,或蜻蜓点水,或着重笔墨地描述了现实中的哪些情况?

职场晋升不公、上级对下级的潜规则、职业理想与金钱地位的碰撞、天灾人祸、灾区儿童成长、爱情与社会地位、退伍军人的职业选择、军嫂们的生活、政治博弈与腐败、富二代们的人生选择……

太多了。

单拎其中一项出来,都能拍成一部电视剧。

之所以我在这里推荐《太阳的后裔》,就是因为它能够在一个唯美的气氛下,把这些原本沉重的东西,给观众点一下。

不要太深入,只要几个镜头,几句台词就好。

在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中,告诉观众,还有着这样不同价值观的碰撞,还有着在极端情况下,人们会做出的选择……

这才是面对90,乃至00、10后的观众们,一种用影视作品“开启民智”的方法。

即使有着剧本审查,宣传要求等等的关卡,也有着拍出一部好剧的路径。

在《太后》中,一些配角也很有意思。

表医生,姜暮烟好友,身有残疾,病理室医生。

大家很少见到本身有残疾的医务工作者吧?而且还能够在江南区的“土豪医院”里工作,“职业机会面向残疾人平等”做的一手好宣传。

丹尼尔,加拿大对冲基金家族少爷,跑到世界各地做志愿,成为了五金店主。还娶了“高丽老婆”(其实就是北朝鲜)

嗯……有南韩血统的少爷与北韩妹子的结合……

宋医生与河护士之间的情愫,铺垫了好多集,直到最后一集河护士偷偷翻出C盘里的文件,看到从10-30岁的照片,剧情才告诉大家他们是青梅竹马,还有点债务关系。

这些丰富多彩的配角,也是这部剧吸引观众的一个原因。

当然,我在这里安利这部剧,不在于想把它“拔高”到一个神坛上,《太后》有它的纰漏与不足,走的也确实是“浪漫言情”的路子,而“悬崖挂车”等桥段也的确狗血,不过瑕不掩瑜,这部剧的功力,远不止言情。

真诚地希望,我们的电视剧,也能多一点套路,多用点心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安利《太后》,是为了国产剧的明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on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