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有小令、长调之分。小令起于唐人,长调起于宋人。47字,上片五句四平韵,下片五句两仄韵两平韵。长调《词谱》以康与之词为正体,双调,103字,上下片各十一句五仄韵。
《宋词鉴赏辞典》共收录六首《喜迁莺》,分属六位词人,其中刘一止、李纲、康与之的三首是长调。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皇帝李煜以此词表达了对钟爱之人的思念:“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上片写彻夜梦思的情状。坠月余辉,微云抹岫,梦寐萦怀,怅对长空,思绪绵绵,依稀雁鸣。下片以暮春景喻落寞情,结句“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热切渴望中寄寓思念的深情。
许棐的《喜迁莺》描述相思中女子的落寞愁绪:“鸠雨细,燕风斜,春悄谢娘家。一重帘外即天涯,何必暮云遮。 钏金寒,钗玉冷,薄醉欲成还醒。一春梳洗不簪花,孤负几韶华!”上片最后两句化用北宋李觏《乡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被碧山相阻隔,碧山又被暮云遮。”
冯延巳的《喜迁莺》倾诉游子思乡之情:“宿莺啼,乡梦断,春树晓朦胧。残灯和烬闭朱栊,人语隔屏风。 香已寒,灯已绝,忽忆去年离别。石城花雨倚江楼,波上木兰舟。”莺啼梦断,树影朦胧,灯残香尽,朱栊紧闭,屏外人语,句句盈耳。忽忆去年,石城离别,落花如雨,舟中楼上,遥遥相望。
刘一止因其《喜迁莺》·晓行盛传京师而得名‘刘晓行’,成为词坛佳话:“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叹倦客,悄不禁,重染风尘京洛。 追念人别后,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华飘泊?怨月恨花烦恼,不是不曾经着。这情味,望一成消减,新来还恶。”上片写晓行景色,晨光熹微,晓烟迷蒙,号角声,鸡鸣声催人早行,依依话别,霜凝泪痕,寒胜酒力。虽已厌倦行旅生涯,却身难由己,只得重染京洛红尘。下片写别后两地相思。心事万重,却音信难通。一方独守空房牵念漂泊之人,一方怨月恨花,烦恼难消。翠幌,曲屏都是闺房陈设。
景德元年(1004)契丹族辽国大军深入宋境,真宗惊恐万状,打算南迁成都,放弃京城,宰相寇准坚决反对并力请皇帝亲征抗击辽军,真宗不得已出征澶州,宋军大捷并射死辽国统军萧挞览。1005年1月宋辽达成和议,订结“澶渊之盟”,战胜国的宋朝反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每年向辽国纳贡。力主抗辽的寇准也遭投降势力排挤而被罢相,贬谪至陕州。1126年,金兵压境,与寇准经历相似的李纲,写下了咏史词《喜迁莺》·真宗幸澶渊:“边城寒早。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 缥缈。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虏情慑,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全词叙述了“澶渊之盟”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折冲指抵御敌人。成都远离汴京,故曰“坤维”,即地角之意。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下片极力渲染真宗亲征的威仪,讽刺批判宋钦宗的胆怯无能。
康与之的《喜迁莺》·秋夜闻雁通过抒发对流落在北方的亲人的思念,表达了北宋沦亡人民流离失所的哀痛:“秋寒初劲。看云路雁来,碧天如镜。湘浦烟深,衡阳沙远,风外几行斜阵。回首塞门何处?故国关河重省。汉使老,认上林欲下,徘徊清影。 江南烟水暝。声过小楼,烛暗金猊冷。送目鸣琴,裁诗挑锦,此恨此情无尽。梦想洞庭飞下,散入云涛千顷。过尽也,奈杜陵人远,玉关无信。”秋风劲吹,寒意渐深,碧天如镜,由北而南的雁阵数行,徘徊于上林空中,可是捎来亲人音信?江南烟水迷蒙的夜晚,雁过小楼,烛暗香冷。目送雁去,诗句琴声都难述无尽哀痛。大雁过尽,消失于洞庭千顷云涛,奈何人远无信。“挑锦”取自前秦窦涛妻苏氏织锦回文寄窦涛的典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