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姐姐在《解析王绩的《野望》》和《解析王绩的《秋夜喜遇王处士》中说初唐诗人王绩的诗朴素自然。今天我们解析的这首诗就更加浅显易懂。实际上,它的作者王梵志是白话诗的开创人,后来以大白话的形式写的诗又被称为“通俗诗”和“梵志体”。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1)妇儿:妻子、儿女。
(2)经求:经营求财。
(3)将:携带。
(4)邂逅(xièhòu):不期而至。这里是一旦、偶然的意思。
(5)貌哨:唐代的口语,指脸色难看。
(6)七:虚指多次。
整首诗翻译过来,就是:
当我有钱的时候,妻子儿女都对我很好。我脱下衣裳,他们就赶紧把它们叠得整整齐齐;我出门去经商赚钱,他们就给我送行,一直要送到大路上;我带着钱财回家了,他们看到我就满脸堆笑,像白鸽一样围绕着我,又像鹦鹉一样对我百依百顺。但当我偶然没钱陷入贫困时,他们就对我没有好脸色。人啊,有贫穷时就会有富裕的时候,如果只贪图钱财而不顾及人情,就看看来时的报应吧。
这首诗本来是没有标题的,现在的标题“吾富有钱时”是后人取它的首句当作标题。
这首诗是作者用第一人称写的。第一、二句是概括句,指出妻儿对我好是因为我有钱。后面的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句是写细节,用为我叠衣服、送行、笑颜迎进门、献殷勤的生活场景来描写贪财者的各种媚态丑态。第十一、十二句是对比,当我没钱的时候,他们就一个个没有好脸色了。这里揭露讽刺意味强烈。
由此引出最后四句的劝诫和警告:人生有起有落,有贫穷时就会有致富时,人不应该嫌贫爱富,否则会受到报应。
华姐姐觉得要深刻的理解一首诗,必须要了解作者这个人。因为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是与他的人生经历及所处环境密切相关。
比如西晋时期,有一年发生饥荒,饿死了很多老百姓。大臣把这件事报告给当时的晋惠帝司马衷。司马衷左思右想,最后说了句很有名的话:百姓无栗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意思就是老百姓没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晋惠帝的这句话被后世人所耻笑。司马衷从小到大都是锦衣玉食衣食无忧,不知道饥饿是何滋味,而且智商还很低。不知人间疾苦恰恰是他的正常反应。
王梵志能用白话诗深刻的刻画出人间百态,讽刺社会丑态和黑暗现实,又兼具警醒世人的作用,也与他的人生际遇有很大的关系。
王梵志生活在隋末唐初时期,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人。据胡适等学者考证,王梵志出生在富裕之家,生活充裕闲适。后来因为战乱,家道中落,他只能亲自种田,农闲时还要外出经商。唐初时因严苛的税收和天灾,王梵志破产了,家里穷困潦倒。他做过帮工,也当过小官,虽然廉洁奉公守法,但没做到任期就被下岗了。王梵志生了五男二女,但是都不孝顺,导致他老无所依,乞讨为生。后来50多岁半路出家做了和尚,皈依佛门。王梵志做和尚后四处募化求斋,过着漂泊不定的流浪生活,和我们所熟悉的”济公“和尚倒是有几分相似。
正是有从高处跌落低谷,充分品味过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而后又皈依佛门有所顿悟的人生经历,王梵志才能写出如此浅显却打动人心的诗作。
敦煌写本《王梵志诗序》说他的诗“不守经典,皆陈俗语,非但智士回意,实易愚夫改容,远近传闻,劝惩令善”。大概意思就是王梵志的诗与传统的诗歌不同,他用俗气的大白话,教导世人戒恶扬善。
王梵志的诗在唐代流传比较广,后期的著名诗人白居易、王维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他的影响。但是后来的文人学士认为他的诗粗鄙,是”下里巴人“难登大雅之堂。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全唐诗》完全没有收录王梵志的诗。
20世纪初,在敦煌佛窟出土的众多文献中发现了王梵志诗作的手抄本,这才让我们可以读到他的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