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罗杰斯:“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
我总是会有这样一种虚荣,自得,或者是自负?那就是跟前人攀比才能。因为我经常能够发现,很多前人所说的话,都是我已经思考和实践过的方法论。
如果曾经跟别人阐述过相同的理论,我就会表现为,“我说的没错吧?”
此前我还挺在意我这种心理的无用,后来发现,这只是人际问题上的错觉,本质上,我只是想要分享这种“英雄所见略同”的喜悦,只不过这种喜悦也只能我自己理解,我也应当接受只有自己能够理解。
另一方面,之所以会经常出现这种情形,是因为我底层概念和逻辑就是以“万能”为目标搭建起来的,为了能够让自己思想万能,不断构建一种在任何维度都适用的思想,这个系统当年也是重塑和调整过无数遍,乃至现在仍在不断完善。
而搭建的主轴就是跟卡尔罗杰斯一样的方法论:实现自我。
活在现代社会,有着丰富的信息来源,只要正确的处理信息,总能感悟出已经成为可靠经验的方法。
[15:38:05]
一个人最清楚自己当下需要什么。
我能给出的建议,就是不要被那些表面的需求,掩盖掉真实的需求。
关于这一点,我也是一样的。
我失去的东西,就是被现实不断叠加和掩盖起来的纯粹,尽管我很纯粹,但我还是不如我当年强盛。客观上来说,我肯定是比当年强,但我仍然要回归那时的自我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如果回到那时候,我会基于当时的状态,做出超出当时的事情。
而当下,我正在试图做出超出现在的事情,这件事情,必须要由当年的自我来延续。
心无所忌,晴空万里。
[15:47:12]
任何作品都活在过程里,而不是结果。
[16:43:47]
突然想起屁孩曾试图给我的世界染上不同的颜色,如同要掀起我的狂澜。
这就是屁孩的正确,而我也觉得很正确。
从这方面来讲,不正确的是我,且必然要损失惨重。
只是,我的世界,也存在着不同的框架和法则,我生活于其中,为实现自我,就不得不偏离屁孩的轨道。
我知道我的错误,是因为我知道在正确的情况下,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正确的情况,根本不需要思考这么多,我只需要走向屁孩就可以了。
[17:55:51]
走上愚昧之巅,跌落绝望之谷。
我很喜欢《那年,我们的夏天》里男主的工作室,大概也没什么人不喜欢。
我此时的心境也是如此,少言,专注于观察自我与环境的和谐。
我在构建,构建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可以称为安稳的场所。
这就是我当下的正确。
我在想这种正确应该表达给谁,其实谁都不是。
仅供参考,用者自取。
[18:04:12]
写到睡着,原来是我累了。
[18:51:29]
绝,怎么想,屁孩都仿佛一个门神一样,在警示我怎么做个成熟的人。
[22:03:1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