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蒸笼,同样是面,同样是蒸,为什么我这只能蒸出馒头,或者包子,人家这直接成了哇塞的存在呢?
前一阵子看到一个视频,说是外国人看到我们面点的表情,她们全程嘴巴都没闭上过,看到各色花样震惊到不行。
其实隔着屏幕的我也是一样的,可以撕开一瓣一瓣掰开的橘子馒头,可以装水的茶壶套装,还有可以翻页的唐诗三百首。
我以为这些已经是天花板了,没想到一山还有一山高,今天竟然看到了清明上河图,这都是什么样的巧手才能做到的呀?
看到作者的介绍,才知道了让人哇塞的成名之前,他也反复试验了一星期,中间失败了无数次,从水分、面的厚薄、酵母的多少、发酵时间等一一试验,才有了这样的结果。
前后历时两个星期,作者终于交出了成品,令人惊艳。想想自己曾经的漏气馒头,当然那是过去式了,虽然现在已经可以蒸出不错的成品,但是对比这个还是自惭形秽。
好吧,对比只是在往自己脸上贴金,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前几天看到李子柒露面,想起曾经她自述做兰州拉面时的经历,也是类似的。
再一次验证那句: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一夜爆红的,你只是刚好在那一夜认识了他,但他走到那一夜经历了多少艰辛,你不曾看到。艳羡台前的我们更该看的是幕后洒下的无尽汗水。
网友喊作者,建议他写个金榜题名,然后研发一下量产,然后就会被要考试的买走,然后国外就会流传国人有种神秘的面点仪式。不得不说,这可真是个不错的主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