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两个姐姐是我姑奶奶。我有两个姑奶奶。当然这两个不是的啦,我两个姑奶奶长得可漂亮啦,她们亲姐俩也照过一张这样的照片。所以,看到了拆迁旧房散落的这张不知是哪家两位奶奶的旧照片,我又想起了我的两位姑奶奶。我称大姑奶奶和小姑奶奶。
我的大姑奶奶,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躺在床上98岁的她。她躺在床上,耳不聋眼不花,头脑还特别的清醒,只是高血压导致的下肢瘫痪,吃喝拉撒睡全在床上。这一瘫痪到这年整整的38年,这也不为奇,但需要我们调整思维的是,谁任劳任怨地侍奉了她38年?
我的大姑奶奶,嫁入一家豪门,杨家大院,广庭豪宅,自不必说。豪门的座上信条就是开枝散叶。姑奶奶做到了,给这气派地无以伦比的杨家,生了光光地八个汉子,于是她成了杨家的有功之臣。
解放后,这八个儿子,从小受到不同的学校教育,也各自成家立业,唯有六儿子一直单身一人。
大儿子,大学教授。二儿子,区区会看图纸的建筑工程师。三儿子,地方重点中学的老校长。四儿子,镇政府官员。五儿子,一个三千人的国营企业厂长。六儿子,单身,无职业。七儿子,药物研究所的药剂师。八儿子,村街道办主任。
单身无职业的六儿子,也就是我的六老表,也不是没文化,他们兄弟小时候,都是念私塾,请的都是城里关外最最有名的教书先生。那么六老表为什么没有职业呢?
这也就说到了,解放后,六老表正在物色找什么样的工作,大姑奶奶突然病了,卧床不起。新社会了,不敢想再请下人了,那么多儿媳妇,侍奉一个老人,总该不是问题吧!呵呵,这事犟就犟到了这。姑奶奶说什么也不让儿媳们伺候,就要儿子来。这盘来查去,就这等找工作的六老表合适。况且六老表也不想工作,总想着这个老妈不容易,又文革中死了老爸。大哥们一说,也就应承了下来,吃喝费用兄弟大哥们来拿。殊不知这一应就是几十年。
这几十年,六老表因为男人女相长得好,虽然有大哥们和后来工作的两个小弟顾生活,那日子过得还满满地舒坦。上门提亲的很多,可六老表就是不应。他说:我伺候老妈,老妈几十年没得过褥疮,老妈惯了,我也习惯了,跟自己的妈,怎么着都没事,现如今,新社会有了老婆,老妈伺候不好,老婆再闹意见,这日子还能过好?再说,现在哥哥弟弟们,经济上照管我们,如果我有了家庭,老妈早晚有走的那一天,我又没有职业,老婆孩子谁来养?谁给我做老婆,坑人家不是?虽然哥哥弟弟们,看在我照顾老妈多年的份上,会照顾我的家庭,但我毕竟是兄弟,不是老人,不是应该的,而是要讲人情的。将来对下代人影响也不好,这个大家庭要是闹矛盾,我们杨家的一世清明不就徒有虚名了吗?我一个人老了,老妈走了,这么多的哥哥嫂嫂,弟弟弟妹,侄男侄女的都会管我,也给这家庭添不了多少麻烦,不是几全齐美吗?
六老表一生没有娶妻,陪伴大姑奶奶活到了99岁的年末,基本上是百年大限,大姑奶奶就这么完美幸福地走完了自己一生。当然,最后也如六老表讲的,他也如愿走完了他的一生。
大姑奶奶近四十年的床上生活,唯一的乐趣就是春节我们小辈的去给她拜年,谁谁家的什么什么人,她记得贼准,三十五十一百的长岁钱,谁该多少,一分不差。
大姑奶奶留给了社会几十口,不,现在少说也有几百口人了。这一支脉,真的是老杨家的主力,迄今看来,大姑奶奶铁定无疑是杨家的有功之臣。
我的小姑奶奶虽然长得比大姑奶奶更漂亮,可就没有大姑奶奶的福气啦。我们家老早当然也是富有人家啦。我的大爷爷,也就是我爷爷的亲大哥,在当时政府衙门身官要职。小姑奶奶,从小也是娇生惯养,尤其是家里家外说一不二的大爷爷特别地宠她。大爷爷总会偷偷地给她买吃买喝买穿,她总是强胜别人一头,就连大爷家的叔伯们都不敢跟她比。
小姑奶奶就这样娇生惯养地,说什么也不出阁。直到解放后,我家大家庭受到运动冲击,大爷爷也故去,小姑奶奶45岁上,才勉强嫁了个妻亡的姑爷爷。姑爷爷是个眼科医生,三儿两女,妻子在他43岁时得病死了。
小姑奶奶年轻时好漂亮,虽然娇嗔,但不失大家闺秀的庄重大方。姑爷爷,对小姑奶奶很好。一是年龄大了,二是,姑爷爷家还有五个孩子要照管,三是小姑奶奶也怕生育后,自己的体态变得不美。种种原因,小姑奶奶就没生养,真的到死时,还是透着一种原有的少女秀雅的美。
老了惨了,小姑奶奶成了儿女们的仇人。儿女们要小姑爷爷回老家,并且管养管葬,不能带小姑奶奶回去。好在姑爷爷不忘姑奶奶对他儿女们的照顾,也不负姑奶奶一心一意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更念自己后半生与小姑奶奶的夫妻情,依然跟着小姑奶奶回了娘家。
这时,早就没了大爷爷,只有侄孙辈的人了。大家商量,让小姑奶奶挑选,愿意住谁家,谁家就是姑爷爷姑奶奶的后辈,谁家也就必须像奉养自己的父母一样。若果对他们不好,家族掌门会用家法教训小辈,如果有大困难,整个家族后辈都要帮助。这样,小姑奶奶也就选择了从小就没了妈的我的亲小叔。也就是我小叔三岁时就没了我的奶奶。
后来的几十年,虽然也有些小的家庭矛盾,但小叔确实把小姑奶奶,小姑爷爷当成了自己的父母,一直到他们天年离世。
小姑奶奶走了,小叔去见了姑爷爷的儿女,他家儿女没来,也坚决表示,不管自己的父亲。姑爷爷气恨交加,大病一场,在小叔精心照管下,也恢复了身体。从此也就把小叔当成了亲儿子,小叔也时时处处照管姑爷爷。又过了六年,姑爷爷也走了,虽然带着自己儿女不孝的遗憾,但对小叔还是比较满意的。也算是幸福的走了吧。小叔又去找他的儿女,征求他们意见,希望他们能来见自己父母最后一面,也可以单独护送姑爷爷的骨灰回老家。可是,姑爷爷的五个子女一个未到,姑爷爷的骨灰也就跟姑奶奶的埋在了一起,每年小叔还有爸爸以及我们这个家族的后辈们,都会给小姑奶奶和姑爷爷去烧些纸钱的。后来,跟姑爷爷的儿女们就再也没有了什么瓜葛。
哎吆,啰嗦了这么大堆,就是一张旧照片勾我想起了我的两个姑奶奶。只是简略的想了想她们,你也可以去想,我的两个姑奶奶比照片上的两个奶奶,还要漂亮的多了,只是我手头没有她们的照片,都在小叔家。
有机会我让大家见见,我这出身同一个家庭,却有着不同命运的我的两个姑奶奶。
人生莫测……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22720/b56da4562007dfe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