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熟悉老白的朋友都知道,老白不会说不。
他是个彻头彻尾的老好人,但凡有人向他提出要求,老白必然有求必应。无论那人是至爱亲朋还是点头之交,老白都会及其所能实现他的要求。
乐于助人本来是个值得赞扬的好事,搁在老白身上,反而成了缺点。毕竟不是谁都是有恩必报的好人,老白的成长过程为此实在吃了不少亏。
高中时给班里同学带了整整一年的早餐,为此每天早上早起二十分钟去排队;大学里一旦被人拜托代课就会立刻答应,险些因此被老师扣光课堂分。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哪怕参加工作后也没能改变。
当一个老好人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老白自己也为自己无法好好地对人说出拒绝而感到痛苦,每当那些强人所难的请求摆在眼前,一个“不”字几乎要脱口而出,老白却好像被扼住了咽喉一样怎么都发不出声音。
占老白便宜的人多,要求得寸进尺的人也多,老白在关系亲切的朋友面前抱怨不停,结果还是老样子的尽心尽力。老白活得太累了。
【2】
社会心理学的先驱者卡伦·霍妮在著作《我们内心的冲突》中提出了一种概念——屈从性人格。
对屈从性人格的描述,恐怕会让许许多多人对号入座。
屈从性人格总是在无意识地迎合别人,想着要讨好所有人,严苛地要求人际交往之道。屈从性人格有着几个显著的特点。
1.强迫性的付出善意。
对别人的服从是在潜意识里面直接做出的,即便意识感到不对劲,但已经做出了服从的举动。
2.极端回避别人的不满,逃避争吵,回避竞争。
“他总是是自己从属于别人,站在次要的位置上,把显赫地位让与他人;她总是息事宁人,委屈求全,压制自己心中的怨恨。借此,把自己心中的报复他人和渴望成功的念头压抑下去。”
3.倾向于自动地承担罪责。
就是无论自己是否有过失,都处处问责自己,从不问罪他人。是自我反省的大师,善于找出自己的不足,但是对于他人的不足总是一笑了之。
4.自我标榜。
会经常自我安慰自己的行为是与人为善。但其实对方所托非人。或者认为自己是一种“无私”的体现,这种高尚的幻想能够帮助他们止住被他人伤害的阵痛。
5.对于“爱”的极端渴望。
这种爱的渴望暗含着自己需要被需要。被需要为他带来安全感,即便那是负担。
老白就是一个标准的屈从性人格。
他持续性地担忧着,“如果我拒绝了他人,他对我有看法怎么办?”,“如果我不能完成他/她的请求,他/她不再喜欢我怎么办?”。
对来自他人看法的过度在乎,左右他自己的自由意志。
当我们帮助他人时,往往发自内心的善意与对求助人感情,老白却是基于一种会被厌恶的恐慌。
【3】
屈从性人格的萌生,来源于日积月累的成长过程。
一个孩子,从呱呱落地至步入成年。十八年来,是一段长长的,寻求自我的过程。
婴儿只会本能性地索取食物、索取陪伴,随着一点点地成长,孩子们学会说话、学会表达,自我也开始逐渐萌生,对父母依赖也逐步减少。
孩子们越是长大,对自我的意识便越发强烈。他们开始思索自己内心的需求,思索自己的好恶。当孩子们意识到自己可以自行判断,而非完全依附于父母时,孩子们开始拒绝父母的要求,开始提出自己的需求。
“我不要吃这个。”“我不要睡觉。”“我想要玩玩具。”
这些基于自我意识的需求,往往都显得非常“不乖”、“不听话”。
如果有谁是最不会退让的,那必然是刚刚萌生了自我的小孩。他们的“不乖”、“不听话”,很多时候都让家长焦头烂额。并非所有的家长都能做到合适妥切地进行引导,有些甚至完全忽视孩子自我上的需求,进行严厉的斥责与打压。
【4】
在老白的童年,他是一个被家长忽视了自我的小孩。他的父母是标准的上班族,朝九晚五,忙起来的时候,只有周末才能陪着老白玩一会儿。
老白回忆自己的童年,一琢磨竟然发现,自己听过来自父母最多的话,居然是——“听话“。
——“儿子,吃菜,菜对身体好。”
——“我不想吃。”
——“你想让妈妈生气吗?听话。”
——“儿子,快去睡觉。”
——“我和你再玩一会儿。”
——“妈妈工作真的很累,听话。”
——“儿子,这个玩具送妹妹好不好。”
——“我不想送。”
——“哥哥要让着妹妹,听话。”
听话。听话。听话。在和父母的相处中,老白总是处在一种焦虑中。发自内心的需求和对父母的服从心冲撞着,他知晓父母辛苦、害怕父母失望,更惧于来自父母的指责。
渐渐的,老白失去了拒绝的能力。
【5】
屈从性人格对这个世界缺少了安全感,他只好用着不间断的付出,换回自己的安全感。老白不会拒绝,又厌恶不会拒绝的自己。他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看似轻如鸿毛的一个“不“,在老白心中却重若泰山。心结是最难过的结,老白想要摆脱因此带来的负累,不再想着讨好所有人,珍视自己的内心。这必然需要长时间的克服与努力,老白是这样,所有说不出不的人都是这样。
拒绝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来自孩子的拒绝,甚至是孩子认识自我的第一步。
认识了自我,才能好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