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点想念那个与世俗生活格格不入,保守严肃,看起来泥古不化的高中历史老师。圆脸的他带着一副老旧的有玻璃瓶底那么厚的金属框镜,脸也生的白净,带着一头浓密的短发,一年四季深色西装黑裤子,一副传统教书匠的面孔。
我向来是那个,在老师板书时带头捣乱起哄的。印象里,他比较瘦小,肩却很宽。他说话时带着奇怪的口音,总是喜欢把每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拖着长长的尾音,尤其是读到“八”时,起承转合。他说话喜欢重复,喜欢强调,我们说他像唐僧一样在念经。高三的日子实属无聊,而历史课成了枯燥生活里的小插曲。我们会模仿,会偷笑,会对同桌挤眉弄眼。当然,他也不是老好人,他会很生气地怒斥我们,可是他一激动下颚就突起来,常常喷的前排的同学一头的口水,眼睛瞪大着,似在控诉他的愤怒。他的动作也极为滑稽,有时候会同手同脚地往前迈几步,抓着摊开的课本讨伐我们。可是他越是激动,教室里的笑声和喧哗就愈发不受控制。
有时他也会夸我们,说我们是天才啊,“啊”字仍然会加重语气,会拖尾音。而我们只觉好笑,少年的自尊心让我们觉得他是把我们放的太低,如今回想,更有可能的是对我们充满了期盼。有一回他夸我们大有长进时,底下有同学接了一句“都是老师你教的好”,引来了哄堂大笑。他不做声,嘴角却带了笑意,他恐怕不能明白,我们的笑,未带丝毫感激。
他对很多历史事件都有自己颇有见解,常常在讲到仁人志士为国牺牲时扼腕叹息,激动得唾沫横飞,一脸期盼地告诉我们,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决定了未来中国的样子。可惜那时的我们并不认为国家存亡跟我们有什么必然的关系,习惯了把用心做学问的人看成怪胎,加之他古板的外表和浓郁的口音,让我们忽略了他身上时时闪耀着的赤子之心。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嘲笑声还是会在他转过身写字时充溢着教室,他还是用那种滑稽的表现形式声讨我们,我们还是把他当作管制下的一种乐趣。
眼看如今马上要出走,离开大学学校。自己也变成了那个常常唏嘘感叹,针砭时弊的人,突然想起了那个忍耐的背影,一面劝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面被一群熊孩子嘲笑折腾,那个背影会不会在落笔的那个瞬间感叹世事和踌躇无奈?
希望后来他教的学生能懂他所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