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好书推荐
《大秦帝国》读后感|商鞅——铁腕的政治家

《大秦帝国》读后感|商鞅——铁腕的政治家

作者: 活动策划女青年 | 来源:发表于2017-08-12 19:11 被阅读224次

前言:《大秦帝国》这本书今年是我第二次看,还是被其磅礴的气势震撼到了。故事从秦孝公和商鞅变法强秦开始一直讲到秦国统一六国而后灭亡,时间跨度100多年。因为是以小说的形式呈现历史,整个阅读体验会比纯历史书有趣。作者也说到,这本书大事件都是尊重历史事实的,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又发挥了合理的想象。让整本书的可读性很强,人物也更丰富。我第一次读完就想写读后感,无奈一年过去了还是觉得无从写起。内容太多,一篇不足以表达,所以我打算以人物为主题,来写这本书的读后感。读后感是基于小说展开的,所以每个人物可能会和真实历史有所差距,文章只谈论小说本身的人物。

正文

第一部小说是黑色裂变,主要人物是商鞅和秦孝公,所以先从强秦这个关键人物商鞅开始讲起。

在历史上,大家对于商鞅的历史评价功过不一,有人认为秦国后期的暴政苛政源于商鞅变法时期埋下的种子,但是也有人认为商鞅是秦国强大最终得以统一六国结束战国纷乱的功臣。

先说说我对商鞅变法的主张和观点。商鞅依法治国的理念直到现在仍然是值得推崇的,虽然几千年以后的现在再去看商鞅制定的一些变革法律,必然存在缺陷性,但是对于当时的秦国,甚至是整个战国时代来说,却是很先进的。就他凭借着这个变法让秦国在短短20几年的时间里,从被六国所排挤的国家,一跃成为六国要惧怕三分的强国,这个就是商鞅法治的强大性。

书中多处提到,商鞅是一个法学天才,但是仔细看他的经历就能发现,他在秦国展示出来的才华,是和他之前的基础分不开的。

第一,他具有扎实的法家和兵家的基础学问。他后来在和秦孝公说的时候,他是学习了5年的兵家,转而学了法家(法学学习的时间应该也不会少于5年。)

第二、他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工作经验。看似他一到秦国就是秦国的执政者,感觉是布衣书生开始执政。其实在到秦国之前,他在当时战国最强国魏国丞相公叔痤门下做了5年中庶子,而公叔痤爱惜人才,相比商鞅在丞相府参与在临死的时候推荐商鞅做强国的丞相,可以想见商鞅在丞相府的工作能力了。

第三、如果在鬼谷子门下学的是基础学科,在丞相府的是工作经验。那么进入秦国前,他学的则是变法这门学科的实际运用知识的利弊。他把当时战国变法的法令利弊全部做了研究。

第四、进入秦国前,他把能找到的秦国相关的资料全部看了一遍,进入秦国以后,花了3个月深入秦国各地勘察。

所以直到他真正进入秦国执掌变法大权时,他已经兼具了学科知识+实践经验+学科知识在现实中的运营+以及对自己要去对象的深入研究。

进入秦国以后,他真正展开他变法大业的时候,他又是极其幸运的,他运到了雄明兼具的上司(孝公)+得力的助手下属(景监+车英)+贤惠的贤内助(白雪+莹玉)。当时战国之世人才辈出,相信和商鞅这样有才能的人也存在,但是像他这么幸运的人却没有。

我觉得他有几点特性很值得学习

1、耐住孤独

虽然书中一直在强调商鞅的变革能力,其实他身上还有一种一直贯穿但是却不显现的能力——耐住孤独。前期求学的时候在大山一待就是10年,后期在丞相府做一个小小的中庶子,做了5年,徒步勘探秦国3个月。后期变法的时候,他开始撰写法令,开始实行变革,是长期的持之以恒地去做一件事情的。变法触及权贵们的利益,所以他在秦国也没什么朋友。他由始至终都是一个很孤独的人。

2、慈不带兵义不掌权

他认为是大仁不仁,对别人最大的仁慈就是对个别人的不仁慈。不论什么人只要是触犯法律,就是要受到惩罚。

变法开始以后,法律规定私斗是要获刑的。所以当第一次,面临着因为私斗,有700多人要被刑杀,万余人涉案。大家都觉得法不责众,政府层面断然不敢处罚如此大规模的私斗罪,大家都抱着侥幸的心理。但是商鞅刑杀了700多人,当时战国最大的一桩政府刑杀案件,判了万余人的罪行,秦国震动,山东六国更是震动。

商鞅的想法很简单,法律制定了,不可能因为任何原因而法外开恩。这次案件虽然涉案严重,但是如果不依法处理,政府就会在民众面前失去公信力,法律也就是形同虚设,变法也会立刻土崩瓦解。对这部分人的仁慈,就是对秦国所有民众的不仁慈,秦国就会继续变回积贫积弱的国家,因为私斗永远无法禁止。

3、决断

变法进行到第二阶段的时候,太子因为被人陷害而触犯法律,等孝公回来而秦孝公未在朝中,出去西巡。但是事态紧急,被太子刑杀的20几人的族人等着政府给交代,不然要造反。商鞅来不及禀报秦孝公,而自己做出了决断。处罚了太子和太子的监督人(也就是太子傅)太子左傅(公子虔)和太子右傅(公孙贾)。

这种时候,要的就是要商鞅的决断力了,作为下属,你不清楚处罚如此三个位高权重的人物,你的上司会是什么想法,你这样的处理合理吗?你的权利大到要处罚太子这样地位的人了,是不是直接威胁到了你上司的权威。这些都是当时处理这些事情的问题,但是如果不及时做出处理,不做决断,人民就要造反。这时候就是需要人做决断,并且为自己的决断承担后果。自由选择,自负后果。当然,秦孝公死后,商鞅因为处置了公子虔而被公子虔陷害,这是后话。

商鞅就是一个铁腕的政治家,超强的意志力,决断力,有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

第一篇读后感,写完发现很多内容表达得不是很好。对这些人物感兴趣的,可以去看整本书,作者写得有精彩又传神。

相关文章

  • 《大秦帝国》读后感|商鞅——铁腕的政治家

    前言:《大秦帝国》这本书今年是我第二次看,还是被其磅礴的气势震撼到了。故事从秦孝公和商鞅变法强秦开始一直讲到秦国统...

  • 商鞅---大秦帝国

    翻开曾经的随笔,2015年12月30日,再次看完大秦帝国,写的下面这段话,也算是当时的感触吧,所以誊录于此: 商鞅...

  • 商鞅被五马分尸秦人却不怜惜他是因为这三个原因 不是专家所说的刻薄

    能够使得大秦帝国能够统一天下的根本原因就是商鞅变法,能够使秦帝国统一的最大功臣就是商鞅。如果没有商鞅就没有秦帝国的...

  • 历史故事:徙木立信

    最近在看大秦帝国帝国系列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 正好看到商鞅变法徙木立信这段,遂查了查这个历史故事。 出自:《史...

  • 《大秦帝国》说商鞅

    《大秦帝国之裂变》由侯勇,王志飞,高圆圆等实力派演员共同出演,讲述的是秦国商鞅变法的全过程,一袭白袍的商鞅,信毅果...

  • 《大秦帝国》之商鞅

    从来没想到,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会与他相遇,也许是孙皓晖先生笔下的商君着实令人着迷,一袭白衫,面容沉着冷静。 ...

  • 看完电视剧版《大秦帝国》之随想

    去年我快速的看了整套的《大秦帝国》对秦国的历史了解了许多。今年有陆续追剧看了电视剧版的《大秦帝国》 感叹商鞅变法的...

  • 商鞅之死,谁之过?

    近日,再次拜读孙皓晖先生的《大秦帝国》,及至商鞅惨遭车裂之时,不禁感慨:商鞅之死,谁之过? 若诸位也有相似疑问,请...

  • 随笔 | 死凭证逼死活商鞅

    今天下班回来的路上,突然想到了商鞅。不管是《芈月传》、《大秦帝国》,还是《东周列国之战国》,都对商鞅之死的场景进行...

  • 小傻与迷糊之分享读书心得

    “我还是欣赏商鞅。” “嗯?怎么突然讲到商鞅呢?” “嗯哪,我又重新拾起《大秦帝国》翻阅了,里面提到张仪,他真的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秦帝国》读后感|商鞅——铁腕的政治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rr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