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传说中的“富贵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富贵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高到什么程度呢?
高到,家里倘若没有三五个血压计,你都不好意思。
高到,倘若不隔三差五的去社康测测血糖,你都会怀疑人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1053/7ec41eef96821705.png)
最近,有朋友向我诉苦:我刚刚确诊了糖尿病,本想着买个血糖仪,谁知医生却残酷的告知她“最好同时买个家用心电图机”。
为什么得了糖尿病,却要当心“冠心病”呢?
答案非常简单:因为糖尿病的本质,主要是导致血管性病变,包括小血管和大血管。
一、血管病变与冠心病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知道,人体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都是需要靠血液运输到全身各个器官、组织。
而血液的运输,是在血管中进行的!
如果血液的运输出现异常,就会引发不同的疾病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1053/3d2cce2ee3228dd6.png)
假如,血液跑到血管外面,就叫出血。
如果血管发生狭窄或堵塞,器官或组织的供血、供氧自然就会减少,功能就会出现障碍,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坏死。
最重要的心脑血管系统,一旦出现狭窄和闭塞,就会导致脑梗和心梗。
二、糖尿病是怎样损害血管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1053/35423cc3729eede1.png)
糖尿病对动脉的损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血管内皮功能损害、血管重构和动脉粥样硬化。
1.血管内皮功能损害
血管内皮可分泌多种细胞活性因子,这些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维持血管弹性,降低内皮通透性,减少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等。
2.血管重构
当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时,血管分泌的活性物质发生改变,缩血管左右增强,扩血管作用减弱,平滑肌细胞增生和粥样硬化形成。
3.血管结构改变
糖尿病使血浆内韦氏因子增加,血小板粘附力增加,具有强烈收缩血管作用,增加血流阻力,加重脑缺血程度,延长脑缺血时间。
因此,患了糖尿病,不仅仅是控糖那么简单!
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不单单是血糖高这么简单,其他因素如血压、血脂、高凝状态、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等都参与其中,所以全面管控可能比单纯降糖更为重要。
三、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冠心病?
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预防,主要是通过二级预防进行的: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而进行适当的治疗,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后遗症和残疾的发生,或缩短致残的时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1053/10964463f630d128.png)
1、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筛查
临床上筛查冠心病的方法通常有: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运动诱发试验、心肌核素显像、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CTA等检查方法。
心电图检查是最基础最常用的无创性心脏病检查方法。
鉴于糖尿病患者的心脏疾病病变是缓慢进行的,推荐使用好朋友心电图机,在家自查心电图。
坚持每周1-3次静态心电图检查,每个月至少1次动态心电图检查。
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2、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药物干预
①抗血小板治疗
对年龄>40岁、伴有其他危险因素和(或)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推荐使用阿司匹林作为初级预防治疗。
②控制好血糖
控制好血糖,这是糖尿病治疗的目标。
3、抗高血压治疗
糖尿病患者经常需要3~4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才能将血压降到理想的水平。
4、降脂治疗
将血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
总之,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治疗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控制血糖,其他危险因素的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除了药物治疗,还有哪些预防手段?
除了药物治疗,饮食和运动在预防冠心病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饮食方面: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为主,可以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补充剂等。
运动方面:要坚持合理运动,增强心肺功能及血管弹性,能有效的控制冠心病的发生。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健康好朋友,每天为你提供最实用的心脏健康知识。
原创不易,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