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新学霸社群
第55周 面对疫情,如何理性思考?

第55周 面对疫情,如何理性思考?

作者: 五四六一 | 来源:发表于2020-02-05 15:10 被阅读0次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武汉蔓延到全国乃至世界的疫情,我们该如何自处?

除了做好物理上的防护,心理上该如何评估?我们是否做出了正确、客观、理性的判断和选择?如何评估呢?

你如何看到这场疫情,你从何时开始关注,你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准备了哪些行动?这些思维和行动对你有哪些进一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

大部分悲观者都不会承认自己是悲观的,他们以消极悲观的的方式来思考自我和生命经验,总是千方百计地让自己不高兴。

你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你正在做的事情,思维决定行为,思维决定感受,思维决定需求。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都是潜意识的,而在你没有意识到自身思维的前提下,想改变自身思维是几乎不可能的。

批判性思维,是可以帮助我们觉察自己思维方式的有效工具,趁着这个机会,我们来聊一下。

批判性思维,关于思维的思维

当我们在讲批判性思维的时候,我们在聊什么?

批判性思维,这个词我们不陌生,我们经常会在各种书籍和媒体上看到这个词语,但是不代表你能够完全明白这到底是什么。

批判性思维不是某种具体的知识。

简单来说,批判性思维是关于思维的思维,它是一种元思维。

怎么理解,它不是盲目的行动或者反应,不是任凭各种诱惑的摆布,不是轻易受情感、贪欲、无关考虑、愚蠢偏见等干扰。

我们在讨论批判性思维的时候,离不开所有具体的事情,无论是买什么牙膏,养什么狗,或者买哪里的房子,是不是要分手?所有这些,我们都希望能够避免做出不好的选择,不希望自己成为偏见的牺牲品。

然而如何才能避免这样做呢?这本书这是给了你一个可以参考的方向。

批判性思维的目标在于做出明智的决定,得出正确的结论。

批判性思维,是对思维展开的思维

存在着这样一种思维,它让我们形成意见,作出判断,作出决定,形成结论,同时还存在着另一种思维,就是批判性思维,它批判前一种思维,让前述思考过程接受理性评估。

我们进行批判性思维,是为了考量自己或者他人的思维是否符合逻辑,是否符合好的标准。

这本书就是指导读者如何开展批判性思维,告诉好的论证的最低标准,告诉你批判性思维常见的种种错误,而越少犯这种错误,你就会越聪明,这不是只在某一件事情上精明起来,而是说你总体上更明智,批判性思维的各项技能可以运用于任何你运用思想(说、写、想)的领域。

批判性思维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去培养和提高的。

下面这张表格,将批判性思维技能,分别从卓越、熟练、基本、新手这四个维度来进行定义,即使是首次听说,也可以开始练习和自查比较。

image

图片来源《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越思考越会思考》刘彦方 vii

信念和断言,厘清基本概念

在继续讲批判性思维如何习得之前,首先要明确一下信念和断言这两个概念。

批判性思维的目的在于得出正确的结论,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就是用理性的标准来评估我们的思维或者批判性思维,评估他人的思维,得出结论的时候也就是形成信念的时候,结论和信念密切相关,如果你得出结论,电池没电了,你就会相信电池没电了。

信念,是你所相信的,信念是命题,是陈述句,它可以为真或为假,澄清这一点就可以避免许多混淆。而本书作者使用”断言“来描述信念。

那么,你多相信的“信念(即断言)”,一定是真的吗啊?当然不是。

断言分为客观和主观断言,客观断言的特征是它的真假不依赖于思考者认为它是真是假,例如火星上有生命就是客观断言,即使所有的人突然间都认为火星上有生命,火星上也不会真的就因此出现生命,上帝存在也是客观断言,因为它是否为真并不依赖于人们,是否认为它真。

而主观断言的真假依赖于人们认为它是真还是假,例如这个蛋糕你觉得是甜的还是苦的?除了你自己的感觉和你如何想以外并没有更深一层他们的决定或者真假的依据。

区分事实和观点,谁才是决定因素

我们要学会区分事实与观点,在我们评估或论证某件事情之前,需要把它既定的事实和自己的观点区分开来。

总之关于事实的观点与客观的观点所表达的意思相同,其真假并不取决于主体怎么想。有的事情发生了,即使你不想不接受,它也发生了,有的事情没有发生,即使你用尽了力气100%的祈祷,它还是不会凭空出现,而我们面对一件客观发生的事情的想法是我们可以决定的,我们面对这个事情所产生的观点是依赖于自己而产生的,这就是要学会区分事实与观点的区别。

影响我们更大的往往是我们如何看待事实,即这个事情的观点,而不是事情本身。批判性思维不能让我们免于所有的思维错误,但是只有遵循本书所给的标准的思维,才有资格被称为合理的思维,只有经过批判的思维才能够勉强称之为其理智。

避免常见错误

避免掉坑之前需要知道坑在哪里,避免犯错之前需要明确错误有哪些,我们就来看一看作者,告诉了我们哪些案例。

道德主观主义

世界上的事并没有好坏之分,是人的想法做了这样的区分——哈姆雷特。这句话很好的表达了道德主义,道德主观主义在他们看来这完全是观点的问题,而且每一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难说谁对谁错,所有的道德观点都是主观的,不同的道德观点都有着其难以区分高下的正确性。

认知偏差

为什么批判性思维对我们如此重要,正是因为由于人的天性是不理智的,假如我们是完全理性的,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将会绝对基于逻辑和客观证据,然而信念的形成过程总会参杂一些令人难以察觉的人类固有的心理因素,心理学家把这些时常难以预见的心理因素称作为认知偏差,认知偏差扭曲着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干扰着我们清晰精确客观思考的能力。

可得性启发

常见认知偏差包括:信念偏差、可得性启发、消极偏见、圈内偏见、基本归隐错误、服从权威等等。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可得性启发,人们无意识的一句刚提及的事件的频率来判断这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比如刚看完很多起地震坠机或者虐童的新闻后,你会整天想这些事情,也正因为如此,你很可能高估了这些事情发生的概率,例如天天都在微博上刷屏,武汉冠状病毒感染的情况,那即使你在千里之外你也会十分恐慌。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放松警惕,而是告诉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这个事实。

过度自信效应

过度自信效应是一种潜在的心理和认知干扰,是自我欺骗偏见的一种,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天生自带主角光环。例如每一个去参加美国偶像选拔的参赛人,都是信心满满的,认为自己就是下一届的美国偶像,而当评委宣布他们不能够进入下一轮的时候,他们却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以上种种错误想法,扭曲了我们的认知,给我们戴上有色眼镜,并且影响我们客观思考的能力。而如何帮助人们真正理性的思考,需要批判性思维。

明确边界,批判性思维的可为不可为

批判性思维是对思维展开的思考是针对你自己或他人就特定情形得出的结论的思考过程进行评估。

批判性思维并不一定能告诉你问题,思考的答案是否正确,但是回顾和评估你思考过程的这种批判性思维方式,能够帮助你识别不好的理由。知道人们常见的认知偏差错误,就是帮我们评估的一种方式。

批判性思维习得的方式,就是不断的实践、应用,不断提高思维能力的训练,在实践中得到真实的反馈。

理性的你,在你身后支持你

当我们对形成结论的推理进行评估时,就是在进行批判性思维,人类在很多方面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我们有时候会因为冲动而行动,或者在疲惫、低落、愤怒的情绪激动之下做出重大决定。

我们的思维,有时会受制于不曾预期的心理因素,并且是我们难以察觉的,但这恰好是我们要加强批判性思维训练的原因之一。理性地评估自己的思考过程,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推理思维,让理性的你成为支持你的第一人。

参考书目,本书是由读书笔记整理而成:

《批判性思维》布鲁克·诺埃尔·摩尔(Brooke Noel Moore)

《批判性思维工具》理查德•保罗(Richard Paul)

《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越思考越会思考》刘彦方

image image

Changelog

20200203 1h reading

20200205 1h init

20200205 1h update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55周 面对疫情,如何理性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ul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