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作家文学梦艺术之家心理
我在海南做律师|从石桥坝出发(八)

我在海南做律师|从石桥坝出发(八)

作者: 律师随笔 | 来源:发表于2025-02-06 22:59 被阅读0次


从石桥坝出发(八)

数学家华罗庚说,“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


我和陆师傅一起从垫江新华书店回到石桥坝,已接近中午吃饭时间了,师傅叫我跟他一起去他家吃饭,我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就跟着师傅去了。其实,我心里想的是如果今天有机会,想听听师傳的教诲,如何自学高中课程呢。

这是我第一次到师傅家,自此以后的几年,几乎每周都会去一二次,这是后话。师傅和师母在厂里属于双身职工,所以他们住的是双身职工公寓楼,在其中一栋靠最北边单元的五楼,房子不大,两房一厅,一厨一卫,约70平米左右,布置得简约又不失高雅。客厅一台红色电视,一台扬琴,靠进门处一张三人沙发,靠厨房处一张饭桌(兼书桌)。

我和师傅到家后,师母黄老师和两个孩子在厂子弟校还没放学呢。陆师傅在家是个勤快人,挽起袖子就开始洗菜做饭。在80那个年代,绝大多数的中国家庭都是用煤或柴火,而我们是天然气净化工厂,近水楼台先得月,用的是自己𠂆里的天气气。所以师傅就利用做饭的间隙,给我大致说了自学高中课本的事情,并鼓励我说,你年纪轻记忆力好,只要刻苦努力,一定会有进步之类的话。

又想起今天上午我和师傅在回来的车上,我怀抱买来的新书,就像抱着一个大大的梦想。一路上伴着大巴山寒冷的风,陆师傅给我讲了他最近从报纸到看到的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自学成才的传奇故事他从小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就辍学在家,帮父亲看小卖铺,但他对数学有着强烈的兴趣,辍学之后,凭着从恩师王维克那里借来的《代数》,《解析几何》和一本只有50页不完整的微积分,一直坚持着自学。为了抽出时间学习,他经常早起。隔壁邻居早起干活的时候,华罗庚已经点着油灯在看书了。大夏天的的晚上,他很少到外面去乘凉,而是在飞满蚊虫的小店里学习。寒冬,怕墨汁冻住,他就把砚台放在脚炉上,一边磨墨一边用毛笔蘸着墨汁做数学题。由于小华罗庚从不出去玩,成天埋头在家里看书算题,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 “罗呆子”。华罗庚十九岁那年,染上了可怕的伤寒病。这场病几乎毁了他的一生。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誓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他做到了,在数学方面的学习研究日益增强 。经过不断的刻苦学习,终于在1930年,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被时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让熊庆来大为惊奇,破格让这个年轻人来到了清华大学教书。这时的华罗庚只有21岁,他终于离开了家里那个小卖铺,不再做一个记簿先生,从此开启了一代数学大师传奇的一生。

我听了这个故事后激动得不行,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我也是一名初中生,我今天在厂里当三班倒的操作工人,空闲时间更多,我也可以走自学之路。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如果把其门比作一件木制品,那么,师父教我们的,是他参悟出来的,一件木制品的形状和大体框架,具体这件木制品做工的细节,做好以后上面雕什么样的花,刷什么颜色的漆…等等,就得靠我自己了。生活与学习里一些其它事也是一样的,不要指望别人什么都给你做好,什么都给你指点清楚,万事还是要靠自己,如果别人从本到末给你指点清楚了,自己顺手就能做了,世上哪有这这回事呢。

我永远都会记得一九八三年元旦的第一天,在师傅家吃了午饭回到单身宿舍,同室其他三个工友都外出职工食堂吃饭还没回来,我端坐在上下铺的上铺一头,面前堆放着一刚刚买回来的书,朝着窗外的田野望去,心里一片茫然,这四个人一间的宿舍,怎么看书呢?关键是他们三个都是高中毕业的人,都比我厉害多了,但是,因为我头一年获得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事,他们各自都在我面前表露过那么一层意思,其实就是看不起我文化程度低。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猜测,可能是我自卑吧,反正我当时就下决心要在文化上追赶他们,而且对自学高中课程的事情要保密。想到这些,我们將书藏在被子里,出门去剪头发,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情。我径直来到单身公寓楼下的厂生活区大门口,进入陈师傅理发店,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它将改变我以后几年的自学生活方式,而结果却是未知的。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在海南做律师|从石桥坝出发(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you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