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华夏民族的开端是夏朝,夏朝的亡国之君是夏桀。那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孔甲”这个名字?
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因为今天要说的这个四千年前的背锅侠,就是这位孔甲了,他也是一位夏的君王,从孔甲到夏桀,王位经历了四代的传递。也就是说他是夏桀的一个祖宗。
关于他还有个“孔甲养龙”的传说:相传孔甲曾经把鳄鱼当成了龙,让臣子饲养鳄鱼,期待自己有一天能够坐“龙车”,结果最后被臣子欺骗的还吃了鳄鱼肉,吃的时候不知道,后来臣子逃跑,他才得知自己吃了“龙肉”,大怒不已。
那他背了一个什么锅呢?孔甲对夏朝的影响,史书有这么一个评价:“孔甲乱夏,四世而陨”。意思夏朝的陨落灭亡,是从孔甲开始的,是他“乱”了夏。《史记•夏本纪》记 载:“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yinluan,夏后氏德衰, 诸侯畔之。”夏朝从孔甲到履癸(即夏桀)一共传了 四代,势力日渐衰落,最后被东方的商部落取代。
这是一顶不小的锅吧,不但在夏的灭亡上,给夏桀背了一部分的锅,他后面几代的“德衰”,也都算成了由他而起。
但其实孔甲若还能说话,多少会喊一句“我有点儿冤”的。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王,并不是他自己非要当的,实在是,时也,运也,命也。
孔甲的父亲,夏王不降(为啥不干脆叫“升”?)认为孔甲没有治国才能,并没有立孔甲为继承人,而是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也就是孔甲的叔叔。孔甲并没有什么意见,继续好着他的鬼神,事着他的yinluan,并没有因为没有得到王位而多做什么。叔叔做了十八年的王,死了,死前考虑到大哥对孔甲的评价,当然不能把王位传给孔甲,于是就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孔甲看着自己的堂弟继续坐着王位,依然没有多说多做什么,王位而已,坐不坐的,哪有鬼神和yinluan重要。谁知,这位堂弟当着当着王,又病死了……王位还是只能由孔甲来继承。(真的不是他自愿的,是当时的臣子们觉得他的叔叔和堂弟政绩都太平庸,认为原因在于孔甲的父亲不把王位传给孔甲,引起了上天不满,所以他们非要让孔甲继承王位)(有种天命所归的感觉啊)。
所以你看,这王位有抢也抢不上的,也有躲也躲不过的。孔甲占着继位的正统,却没有因为这个王位不传给自己而去争抢,可能他自己也是知道自己做不来一个合格的君王的吧,但是最后天意如此,没办法,自己活得最久,只能当这个王。可是没办法当一个合格的王,就只能背上了这口来自四千年后的大锅:”孔甲乱夏“。
我难免脑补了一段孔甲得知自己背了这口大锅的心路历程:“孔甲说:怨我咯?按规矩该传给我的王位,传给了我叔叔,我不争不抢的,叔叔死了还不传给我,传给我堂弟,我也还是没说什么。最后堂弟都死我前面,我怎么办呢?这个王能不当吗?夏桀无道就无道,亡国就亡国,跟我差了四代了,都能赖到我头上,历史学家们,夏桀是给你们钱了么,要不要这么帮他甩锅?”
但是研究历史,最讲究的就是个追本溯源,其实哪怕不是历史,现实中,人们也是要为各种事件寻找原因的,毕竟找到原因源头,才可能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法嘛。
现实世界,特别是工作中,谁都不愿意背锅,入职场的第一课,多数都是,领不领功都在其次,锅一定不能背。但其实,做好自己始终还是重于甩锅的,孔甲再不想做王也还是躲不过,若是能做一个德不衰的好王,至少后代的“德衰”就算不到他头上,夏桀亡夏的锅也就不会背上了。
历史上有很多看起来很小的事,都能引发人的思考,比如孔甲乱夏这件事,分享几点心得给大家:
1.有德有才都很重要,但活得长最实际。(重视自己的健康吧!)
2.有能者居之是正理。不能把人放在不适合他的位子,君王如此,其他职位亦然。(能生在自由民主的现代多好,家天下的帝制真的要不得)
3.若当重任,当尽应尽之责。(否则哪怕不是自愿而为,锅总是会来)
最后说一句,其实作为君王,孔甲的命运并非完全没机会改变,可惜的是他没有遇到对的人。接替夏朝的商朝,有位君王太甲(没错,名字跟孔甲就一字之差),他也被评价过“暴虐,乱德”,但他最终却逃脱了被评价为昏君的命运。这又是为什么呢?咱们明天接着聊。
看完孔甲的经历,大家可以来一起聊聊,觉得他的锅背的冤不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