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种生活的抉择,都似乎源于某种莫名的驱使——你对你的现在烦了,然后寄希望于未知的世界。
可未来落地成现实的时候,往往令人失望,因为现实永远比想象中来得残酷,来得赤裸。
于是,画了一个圆,又回到了原地;于是,开始嗟叹莫名。
事实上,每一种存在都像是上帝贴了邮票发来的信,无论你看不看,怎么看,都已经成了一个既定的现实了。
倘若明白这个道理,就该珍惜现在,以现在的自己为基础,打造一个足以应付未来的自己。
事实上,缺少耐心,缺少专注,缺少热情,无论身处怎样一个世界,内心都会枯索成一片随风飘落的落叶,掩埋在时光深处。
事在人为,但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凡此种种的漏洞和缺陷,尤其是一些错综杂乱的莫名关联,能者、贤者有时会暗无天日,金子的资质很可能做成了泥土。
其中的苦闷,自是难以言喻的。
然而,现实的一切,纵然不完美,纵然不公正,纵然不快意,既然已确定无力改变,却更应坦然以对。
求而得之,自然幸运;求而不得,亦须安然。
人生在世,怎可能事事通达?如果有一片外人不能干预的小天地,在那里自己做了一回主宰,把浩浩乾坤、两极四象都安排得妥帖顺畅,要日则光,要风则飙,要雨则润,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了吧。
这个天地,可以是写作,可以是读书,可以是旅行,可以是音乐,可以是书法,可以是……只要,它足够干净,干净得配得上自己的灵魂。
人,有时候必须孤独起来,幽闭起来,在极度的忍耐和苦闷中,为自己的内心找个去处,为自己的未来锻造出一些逢敌必杀的利器。
人生自是短暂的,可也正因为短暂,才应该加速成长,看自己这条会呼吸的生命,能吞吐出怎样一个天地来。
沈从文在自传里写道:“好坏我总有一天得死去,多见几个新鲜日头,多过几个新鲜的桥,在一些危险中使尽我最后一点气力,咽下最后一口气,比较在这么病死或无意中为流弹打死,似乎应当有意思些。”
人,横竖是躲避不开死亡的,那一刻或迟或早会来。可只要它还没有来,人就完全没有必要屈服于任何外在的东西。
面对自以为的一条死路的时候,索性把头低下来,看看脚下的路,然后把身边久已遗忘的窗子打开。
彼时,身边虽有魑魅魍魉,眼前却是阳光盛开,又有什么担忧的必要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