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靠的就是这些好习惯

作者: 勺子面 | 来源:发表于2016-03-05 23:56 被阅读1112次
图片源于网络

从小就有个宿敌,叫别人家的孩子。我们小时候,父母给我们讲;我们当父母了,朋友同学圈给我们讲。

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听到“别人家的孩子”爱学习、爱读书,讲卫生、有礼貌,独立合群,自信自律,动手能力还很强,当我们在习惯性“深恶痛绝”的同时,是否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同样的年龄,同样的成长,是什么让“别人家的孩子”有这么多优秀的品质呢?

前几天,乐乐妈在一个微信群里听育儿老师讲课,其中提到从小要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习惯。当时乐乐妈瞬间就想到刚才那个问题:“别人家的孩子”这么优秀,恰恰是因为从小就养成了一些良好的个人习惯。

请各位爸爸妈妈们仔细回想,在我们成长、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每一点异与别人的品质,是否都是从小时候养成的某些习惯不断放大而形成的呢

幼儿时期,孩子的可塑性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在潜移默化间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而习惯的养成,就是在小事中开始,点滴中体现。那么,父母应该培养孩子什么样的习惯呢?

1. 热爱阅读的习惯

图片源于网络

试问:哪个学霸不爱读书呢?阅读,对孩子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注意力等智力因素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让孩子从小就养成阅读的习惯,更易在上学后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孩子自我学习的能力。

建议:一个漂亮的酒柜远不如一个装满图书的书柜有价值。爸爸妈妈们可以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从小就给孩子准备绘本、童话、科普、文学图书,及早地拓宽孩子视野,开启优质成长的航程。

2. 整理东西的习惯

图片源于网络

整理物品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还可以形成孩子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特质,父母参与其中更能培养孩子互助协作的精神,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

建议:爸爸妈妈们要引导孩子把整理物品当成一种具有责任感的表现,试着采取游戏和比赛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兴趣。起床后,可以带着孩子整理自己的小枕头、小被子;吃饭后,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自己的碗、杯子、勺子;游戏后,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整理玩具……

3. 个人卫生的习惯

图片源于网络

幼儿时期,孩子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差,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仅有利于孩子防病保健康,而且有利于生长发育。同时,孩子清洁身体、保持卫生,也能更好地融入小伙伴儿中。

建议:教会孩子基本的自理能力,让孩子早晚要洗脸,饭前便后要洗手,睡前要洗脚,生吃瓜果要洗净或削皮,同时教育孩子不乱丢垃圾,注重公共卫生。

4. 文明语言的习惯

图片源于网络

从小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既能显示孩子的教养和可爱,培养他们将来为人的风度,又能让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体会对人的尊重。

建议:教会孩子根据不同年的龄和性别使用尊称,见面使用问候语,请人帮助使用敬语,得到帮助使用道谢语。要让孩子养成一种主动、文质彬彬、落落大方和别人打招呼的习惯,使文明礼貌语言的内化得以根深蒂固。

5. 自我约束的习惯

图片源于网络

养成自我约束的习惯,既能提高孩子的自制力,又可以帮助他们克服任性和多动的坏毛病。那些缺乏自我约束力的孩子都无法做到仔细地感知事物,同时又多以自我为中心,常常毫无缘由地哭闹不止,做事情喜欢虎头蛇尾,依赖性非常强。

建议: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力,首先要让他们分辨清楚什么是危险和不危险;其次要传输给孩子定时定量的概念,让他们明白生活中的很多规则是需要自觉遵守的,例如按时洗漱睡觉、按时吃饭、少吃零食、玩过的玩具要及时地收好等。

6. 自我专注的习惯

图片源于网络

培养孩子专注的习惯,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和今后的学习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专注力强的孩子做事情时总能展现恒心、积极和高效;相反注意力易分散的孩子,则常常显得容易分心,抓不到重点,不懂得轻重缓急。

建议:培养专注力需要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开始,玩耍、游戏和运动是培养专注力的好方法。爸爸妈妈们要鼓励孩子尽量在完成一件事情以后,再开始另外一件事情。此外,爸爸妈妈们应当明白同一时间内给孩子多种玩具,反而会破坏孩子注意力的集中;在孩子专注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以“教育”、“关心”和“指导”为名随意打扰,也会降低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双向的过程。爸爸妈妈该怎么参与其中呢?

第一,营造有利的环境

爸爸妈妈们要努力营造和谐、安定的家庭环境,创造宽松、民主、对话、交流和沟通的人文环境,必须给孩子提供养成好习惯的适当氛围,尽量避免任何破坏这种有利环境的行为。

第二,良好的示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爸爸妈妈们必须做到言传身教,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给孩子做良好的示范,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孩子最深刻的影响。

第三,赞扬与批评相结合

孩子的每一点小小进步或者无意中展现出的良好行为,爸爸妈妈们都要及时地、大张旗鼓地称赞,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使他们认识到这样做的重要性和可以得到成人的注意。相反,当发现孩子在成长中的不良行为时,要认真对待孩子的第一次行为,及时惩罚并教给孩子正确的行为标准。

第四,适当的放手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孩子实践的开始。爸爸妈妈们要明白适当的放手对孩子生活的自理和自立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如果我们总是一味的认为自己的孩子小,能力差,那么当我们抱怨孩子什么都不会做的时候先想想自己是不是越俎代庖过。

第五,耐心的引导

幼儿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秩序感,因此好习惯的养成并非遥不可及。但同时爸爸妈妈们也要明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不能要求孩子马上养成许多好习惯。在孩子慢慢养成良好习惯的工程中,爸爸妈妈们必须保持足够的耐心。

乐妈分享

幼年是养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这时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如果能在父母的引导下养成好的习惯,那么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这张白纸上慢慢展现的必定是异常美妙的图画。作为执笔人的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和坚持。

相关文章

  • 别人家的孩子,靠的就是这些好习惯

    从小就有个宿敌,叫别人家的孩子。我们小时候,父母给我们讲;我们当父母了,朋友同学圈给我们讲。 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听到...

  • 【读书清单】生活十讲(二)

    001.都说“别人家”的好 嫌弃自家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好时,其实在孩子眼中你也不如别人家的。想让孩子靠谱,先做个靠谱...

  • 那个自卑的女孩又来了

    这些年来一直笼罩我的阴影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可以自信大方,别人家的孩子可以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做到最...

  • 你是否活在“别人家”的阴影中

    小时候,你是否听过这样的批评? 看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多好,看别人家的孩子多懂事。你就是不如某某。…… 这些批评暂且定...

  • 真正优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陪出来的

    孩子的优秀,离不开父母在背后默默的付出。 那些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做对了的第一件事就是“陪伴”。 好习惯是陪出...

  • 父母有效陪伴助力孩子好习惯养成

    孩子的优秀,离不开父母在背后默默的付出。 那些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做对了的第一件事就是“陪伴”。 1、好习惯是...

  • 2022-09-11

    孩子的优秀,离不开父母在背后的默默付出。 那些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做对的第一件事就是“陪伴”。 1.好习惯是陪...

  • 又让您失望了

    别人家的孩子怎样安稳,别人家的孩子如何踏实,别人家的孩子有多优秀,对,别人家的孩子一切都好,因为,那就是别人家的孩...

  • 中瑞凭什么能秒杀别人家学校?

    在父母眼中,有两种孩子,一种是自家的孩子,另一种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厉害,别人家的孩子永远比自家的孩...

  • 素缘语录第247篇2022.1.3

    1.好习惯无法培养,坏习惯只因匮乏爱.真正的好习惯其实无法靠训练养成。若有充足的爱流动,孩子的好习惯会自然呈现,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别人家的孩子,靠的就是这些好习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ha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