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时间记录法?
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时间记录法)是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56年如一日对个人时间进行定量管理而得名的。这种方法建立在数学统计的基础之上,重点是对消耗时间的记录进行分析,使人们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时间利用状况,并养成管理自己时间的习惯。
简单地说,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就是要记录时间、分析时间、消除时间浪费、重新安排自己的时间。是个人时间定量管理的方法。
(来自度娘)
2、我的实践
2012年读了《奇特的一生》,开始断断续续的尝试“时间记录法”,到现在也有三年多的时间了。
直到2015年的10月,才能完完整整的、不间断的坚持记录100天。
时间记录已经养成习惯,具体的方法、工具、分类已经基本成型。
可以总结一下新手攻略,然后走出新手村了。
来自网络永恒的新手法则:模仿
只有踏踏实实跟着攻略自己做一遍,才能发现,看上去简单到一句话就能说完的方法——记录消耗的时间,做起来有多么难。
问题1、如何记录时间?
是全记录——时间无缝对接,还是重点记录——只记录有效时间?
艾力的“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属于前者,将早7点到晚12点17个小时的时间,每半小时算作一枚金币,一共有34枚金币。通过时间记录,看这些金币是如何应用的。
柳比歇夫的方法属于后者,只记录有效使用的时间。
时间全纪录可以很残酷的告诉你,你一天究竟浪费了多少时间。
只记录有效时间相比之下温和许多,对比一下:
只记录有效时间——第一天除去睡觉,有效利用了8小时,很赞!第二天有效利用了8个半小时,好棒,比昨天多了半小时!
时间全纪录——第一天,浪费了8个小时!第二天,浪费了7个半小时!
玻璃心如我,当然是选择只记录有效时间啦!
问题2、用什么工具?
纸笔
APP
Excel
最便捷的当然是纸笔,打开、记录都很方便,不用担心电源,还可以列每日任务清单、分解任务、做简单分析等等,甚至可以画个小手绘。纸笔是兼容性最好的工具。
缺点是对分析数据的支持很弱,不能像Excel和众多APP,形成图表。
APP和Excel的优点是有很强的分析能力,但是不够便捷。
光有纸笔是不够的,只能记录数据,不能很好的分析数据。我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只用纸笔记录时间,没有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和反馈。像是空守着一个宝藏而不会应用。
问题3、如何分类?
你想怎么分类就怎么分类。
新手们不用考虑要分得多么细致,或者多么全面,发现问题都可以改嘛。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我2013年的时间分类是:
1、工作;2、运动;3、自我成长;4、写作;5、公考;6、总结计划;7、其他
2015年的时间分类是:
1、工作:①正职②兼职;2、运动;3、写作;4、成长:①总结计划②看书③各种课程;5、社交:①家人②朋友
2016年的时间分类是:
1、正职;
2、第二职业;
3、运动:①私教②碎片时间③早锻炼;
4、成长:①学习(包括看书、听课等)②分享(包括各种总结、文章等)③总结计划;
5、社交:①家人②同事③朋友;
6、关爱自己:①家务②护肤美发③休闲(看电影、看小说、逛街等)
问题4、怎样坚持?
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做朋友》中说到,计划是一种能力,需要经过后天培训才能获得。
我觉得其实坚持,并不是某个固有属性,人物面板上有这个属性就能坚持,没有这个属性就不能坚持。
坚持,也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学习、摸索和锻炼。
我尝试记录时间3年多,为什么直到现在才能坚持持续记录?
原因有两个:一是去年参加了古典老师的100天改变自己训练营,跟着训练营坚持记录时间;二是买了几只彩铅,在记录时间时,分类涂上不同的色彩。
好像简单得不可思议,可对于我就是有用。
坚持不是从来不停,而是还在做。
3、实践时间记录法的收获
认识自己
更准确的说,是发现自己有多贪婪。
时间是一个衡量能力的标尺,通过它,我发现自己想做的很多,但能力不足,能力远远撑不起梦想。
举个栗子:我一向认为自己看书的速度很快,心里还有些鄙视柳比歇夫看书一个小时只能看五、六十页的速度。
然而,通过时间记录之后才发现,自己也不过如此,也是一个小时五、六十页的速度,还不一定有没有人家读得透彻。
专注
因为记录时间,所以在开始做事前,会记下做事的时间。此时,脑海中仿佛放置了一个沙漏,沙子开始流动。会产生一种紧迫感,促使我专注于眼前的事情,而不是无所事事地刷微博、朋友圈。
加深了对时间的感知
结尾
光是记录时间还是不够的光是记录时间还是不够的,分析时间使用情况、减少浪费、总结、预算、继续记录时间……
接下来,我的实践方向是加入时间预算和使用APP进行总结和分析。
时间花在哪里是看得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