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幕僚游灵岩,吊古伤今思万端。
以心融景景映心,虚实相生重主观。
着一“幻”字朦胧好,迷离恍惚笼全篇。
惊心“渺空烟四远”,动魄四远“是何年”。
将人带入时空中,开辟鸿朦窈无边,
境界开阔囊宇宙,才子思奇语超凡。
更叹“青天坠长星”,流星化境落人间。
时空缥缈难知晓,化此“灵岩”哪一年。
突兀而来仙境起,景象自是很壮观。
先“幻苍崖云树”雾,更有“名娃金屋”连。
落成“残霸宫城”美,游人怎能不细看。
仔细瞧啊仔细看,灵岩胜景不一般,
山崖峭壁雄而奇,松干如龙盖如伞。
更染云雾烟缭绕,金屋藏娇半遮掩。
此乃吴王之宫城,称王称霸一瞬间。
可怜可怜真可怜,“残霸”二字意轻点。
史实至今入明镜,吴、越争霸败勾践。
勾践立志东山起,计从范蠡送美颜。
色不迷人人自迷,吴王昏痴意志坍。
荒废国政败军事,国灭家亡霸业“残”。
内容丰富史实确,前因后果不纷繁。
承接此意再铺叙,以其特写看景观。
“箭径酸风射眼”眸,“腻水染花腥”且酸。
因其路上余味散,渐靡渐浓熏俏颜。
定是宫女三千过,来来往往相追攀。
年年月月行此路,月月年年香含酸。
不信再看弃脂水,流入小溪泛波澜。
高涨四溢浸岸草,岸草鲜花新香添。
新香旧香相混染,还有荤腥在里边。
仙女沐浴脂水流,求得吴王一时欢。
内里多少肮脏事,以其华丽作表面。
再由嗅觉到声觉,以其眼观伴长想。
且听“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韵味长。
眼前秋风吹木叶,木叶萧萧落长廊。
萧萧唰唰入朦幻,音节清脆觉铿锵。
仿佛宫女踏木屐,脚底舞曲声悠扬。
廊中乐曲长回荡,优哉游哉乐吴王。
上阕明面写景致,暗中写事是已往,
引出吴王西施来,宫女三千亦熏香。
不作评价理亦明,为何国灭家也亡。
下阕继写吴宫事,长叹幽思绕衷肠。
蜻蜓点水略明意,读者神会不迷茫。
“宫里吴王沉醉”迷,一语道破话语直。
“倩五湖倦客”游远,“独钓醒醒”是范蠡。
隐含兴亡多少事,层层深入揭其题。
范蠡功成条件具,首先吴王色自迷。
吴王好色越如何,范蠡不得不深思。
他助越王成大业,功成而退云雾里,
三江五湖游历遍,一蓑烟雨垂钓丝。
作者写此意为何,察人悟我范自拟。
一朝灭亡一朝随,缘于自我难控制。
车辙可鉴谁人鉴,前仆后继形影依。
吾能以色迷夫差,杀掉忠臣伍子胥。
人亦以色误勾践,勾践亦难容正直。
月圆月亏江河下,力挽狂澜余不及。
三十六计走为上,明哲保身是第一。
由吴而越看现在,循环往复是历史。
至此题旨渐分明,感于南宋写景致。
南宋王朝正昏醉,一勺湖水贪喘息。
簇乐红妆摇画舫,国灭家亡在咫尺。
承接此意再写景,主观客观无距离。
仿佛自然有灵气,倾心“问苍天无语”。
何况“华发奈山青”,宇宙永恒人瞬时。
哲人思想越深邃,面对世界越孤寂。
天高地迥人渺小,华发山青悲盈虚。
遥望湖面“水涵空,阑干高处”天色青。
目送遥想心思“送,乱鸦斜日落渔汀”。
水“空”天空心冥冥,感伤洲屿草蒙蒙,
乱鸦成群飞上下,空中盘旋发悲声。
咿呀咿呀歌不断,叹惋“斜日”所象征。
无可奈何夕阳没,黄昏降临日暝暝。
以此景象写国势,王侯将相谁警醒。
扪心自问我若何,连“连呼酒”还独倾。
复“上琴台去”望远,悲秋伤“秋与云平”。
抚琴长歌弦却断,独弹独吟无人听。
饮酒望秋秋气凉,苍苍莾莾烟朦朦。
烟波浩渺日沉海,天不净来水不清。
前应“渺空烟四远”,又入鸿朦混沌中。
词章技巧多方面,游历古迹在于望。
展示意境韵味长,烟云缭绕雾茫茫。
遥闻西施歌喉暖,传至南宋乐君王。
写事披露隐而曲,若实若虚不求详。
避开南宋无激语,扑风捉影说兴亡。
拋却刀枪与剑戟,铺叙花草脂粉香。
景事合一着我意,着一“幻”字统全章。
遣词造句求精简,应律合吕韵悠扬。
常人精研十年久,或许真正懂梦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