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切尔诺贝利的人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生活的这片热土,将会成为他们永远无法返回的“故乡”。直到灾难发生的那一刻,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切尔诺贝利这个名字,将会成为他们一生的痛……
那是谁的丈夫,接到了救火的命令,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第一时间冲向了反应炉爆炸的现场。当从火场归来的时候,因为遭受了严重辐射,他和很多战友一起进入了隔离区,面对深爱的新婚妻子,不能拥抱,不能亲吻,这样的痛苦伴随他走完了短短的一生。
自此,切尔诺贝利不再是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所有的人们被勒令离开那里,且不得携带任何物品,因为辐射。一些不愿离开故土的人们,偷偷的回到了家中,没有商店,没有医院,可是他们选择留在那里,因为那是家!
后来的后来,有一批接受征召的军人来到这里,任务就是不让居民回到疏散的村子。在士兵的监督下,挤完牛奶的女人,把牛奶倒在地上;收割完马铃薯的农民工,把马铃薯埋到土里;一切看上去是那么美,却又那么哀伤……
切尔诺贝利的痛,我无法感同身受。只是想到老家拆迁时,无法抑制的哽咽。那是我成长的地方,见证了我的短短二几十年悲欢离合,哪怕最后我将回到这片土地,将在原址重新盖起一座高楼,可那已不是我记忆中的那个家。更何况是要背井离乡的他们,有生之年再也不能回归故土,我想,那种悲伤应该更甚。
如果人间有地狱,切尔诺贝利该是其中之一。那里寄托了谁的思念,埋葬了谁的挚爱,盛满了谁的哀伤。忘不了的种种过往,归不去的美丽故乡,谁又在为切尔诺贝利悲鸣……
了解切尔诺贝利,是为了铭记,也是为了警示。书未读过半,我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沉重,等到改天调整好心态再读吧,如果有网友感兴趣,可以去读一读《切尔诺贝利的悲鸣》(最好有心理准备,有点沉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