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出生后不久便跟随母亲搬去乡里与患病的父亲一起生活。父亲去世后,母亲留在乡下继续处理父亲的身后事,春生长大一些了,时不时地会回爷爷家住一段时间。
后来,日军入侵华中,用飞机将浏阳县城夷为平地。爷爷一家从瓦砾中爬出,敛了敛还带得走的家财,便到乡下去和春生的母亲一起生活。伺候全家饮食起居就成了母亲的工作。春生还小,不能帮母亲做家事,就只有在母亲累得汗流浃背时在一旁扇扇子。
搬到乡下后爷爷过得并不轻松,县城没了,贩花炮的生计也就没了,剩下几亩薄田,也不够一家人的吃喝用度。于是爷爷开始打起了母亲的主意,毕竟母亲丧夫时还算年轻,若能改嫁到别家,也算减轻了不小的负担。恰巧此时,村里有一位父亲生前的故交,一直非常倾慕母亲的贤良淑德,上门提出愿迎娶母亲,正中爷爷的下怀。爷爷也毫不客气,提出两个附加条件:一、改嫁要带着春生一起过门。二、聘礼之外男方要再送八石谷子。男方一并应允了。而母亲却不愿意,母亲跪在地上求爷爷不要让她改嫁,希望能在爷爷身边替亡夫尽孝,爷爷则无论如何都要将母亲出手,二房奶奶和当时病重、尚未去世的叔叔也一起劝母亲走,母亲被逼无奈,只好同意了这门婚事。
母亲考虑带着春生一起过门毕竟多有不便,于是想先去熟悉了环境,再接春生过来。所以临走前,母亲让春生去姐姐家玩两天,春生兴高采烈地去了,母亲便转身上了轿子前往新夫婿的宅邸。春生到姐姐家玩了几日,便要回家,姐姐这时才告诉她,母亲改嫁了。春生听说后撒腿就跑,一直跑回爷爷家,里里外外找了个遍,才发现母亲真的已经不在家了。小姑告诉春生,过几天过年的时候带你去找妈妈,春生这才消停下来。
小姑是爷爷第三房妻子的女儿,三房奶奶很早便去世了,留下小姑一人。小姑依附于二房奶奶,平素里喜欢嚼嚼舌根、占占小便宜,但还算聪明伶俐,送春生去继父家的任务,便交给了她。小姑也不辱使命,大年初一吃了早饭便以拜年的名义带着春生赶往继父家。
继父家高墙大屋,十分阔气,赶上大年初一更是宾客盈门,热闹非凡,三十多人的桌子,吃流水席,竟从早上一直吃到下午。春生到了继父家也不管别的,只顾四处找母亲,母亲见了春生喜极而泣,忙拉到自己屋里,煮了最好的甜酒给春生喝,春生喝了半碗便“哇”地一声全吐了,含泪看着母亲说:“心里难受,吃不下去。妈妈我好想你……”母亲说:“那就不走了,跟妈妈一起住在这吧……”这时,小姑闯了进来,说家里传来了叔叔病危的噩耗,母亲便要赶回去看看,临走不忘叮嘱春生:“在这等着我,不用害怕,这家人都非常好,对你也会很好的。”
春生看着母亲离去的身影,又看看周围陌生的人群,心理不是滋味,便在大门口站着,家人几次出来叫她进屋坐,她就是不干,一直站着,站到太阳落山了,看到远处一个模糊的影子上下颠簸,那是归来的母亲坐的轿子。轿子到了跟前,母亲下轿,拉住春生的手便往屋里走,边走边说:“来,我带你回家。”那年,春生8岁。
继父姓柳,是村里柳氏家族的族长,也是当地著名的中医,平时还和族里人合伙开了粮食行和丝绸厂,家境十分殷实。叔叔病重时,爷爷曾请继父为叔叔看过病,继父手一搭脉便缩了回来,说了句“告辞”便要走,爷爷拦住询问,继父说:“这病我治不了。”爷爷还想留继父吃饭,继父谢绝了,因他从不在治不好的病人家里多呆。继父之前有过四个老婆,均早亡,母亲是他的第五房妻子。继父为人忠厚,曾上过媒人的当,相亲时看的好好的,等结婚时却发现新娘被换成了一个又丑又瞎的女人,但继父仍与之结婚并生活了两年,直到女人死去。
继父的母亲年纪很大,而且神智混沌。有一次吃饭时,握着母亲的手说:“我就喜欢你,以后别去别人家干了,就在我家做佣人吧。”继父在一旁笑道:“妈,这不是佣人,她是你儿媳妇。”老太太瞅了瞅继父,伸手用筷子敲了敲继父的碗,道:“这位先生,你是哪来的?怎么每天都在我家吃饭呢?”继父哑然失笑。旁边的人赶紧提醒:“老太太,这是你儿子啊。”老人眨了眨眼睛,满脸疑惑:“我什么时候有这么个儿子啊?”周围人都笑作一团。
一日,村里来了一位瞎眼的算命人,继父特意请到家里喝茶聊天。闲坐时,继父说起自己的四个儿子都有生养,想请算命先生为孩子们占卜占卜,于是各家儿媳妇都报了自己孩子生辰八字,母亲也顺便报了春生的生日。算命人占卜完毕,三儿媳妇心急口快:“你快说说,这满屋孩子谁的命最好?”算命先生答道:“这壬申年出生的命最好。”众人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春生,春生此时正躲在柱子后面看热闹,忽然间便成了屋子的中心,因为壬申年出生的只有春生自己。算命先生说了一堆吉祥话,讲这孩子的命如何好,而春生只听懂了一句:“这孩子以后不会葬在湖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