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中医和营养之间的关系
那么一般的人,大部分都会认为营养是一个西医的概念。那么其实营养呢,真真切切是一个中医的理论衍生出来的。那么中医里面有卫气营血这个概念,卫气属于阳,营血属于阴,营血呢就走在我们经脉的中间,起到滋养脏腑、濡养肌肉骨骼的作用。所以在宋代的时候,就已经有营养这个概念了。那么中医把这个饮食营养的这个作用呢,可以归纳成四个字。四个字。对,补精和益气。补精呢就相当于补充这个营养物质,益气呢就相当于补充能量。所以其实营养不光是一个西医的概念,我们中医对营养素本身就有个认识。是的,但是也有一点不同。中医呢会从阴阳五行的角度来看问题,那比如说我们中医把这个食物呢称之为五味,那么他就会关注这个食物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这个结果,也就是营养的功能。比如说他可能不关心我们这里面有糖啊、脂肪啊什么这些,但是我们吃进去以后它有什么反应。一般来讲的话可以分为四类,温阳、滋阴、益气、养血。那么更细致的呢,就是每一个食物和本草,它又分为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有这些作用。还有归筋,比如归为哪个经络,归为哪个脏腑,每个食物其实还是有不一样。
补气这个认识到底是补的什么东西呢?
气虚了才要补,气虚的时候的人就会觉得比较疲劳。比较累。做事啊、走路啊、讲话啊,都可能觉得没有气力,所以气不足在我们人,都是可以感受的到的,其实他听起来很玄妙,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气的这个多与少。
问题二:治未病是什么?
治未病的这个思想来自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里面说上工治未病,那么因为古人认为人生在世这个生老病死都是逃不掉的,都要坦然的面对。讲到治未病,就要从什么是疾病开始,那么每一个疾病都有它自己发生的过程,有它的原因,有它的一个结果,所以我们要把疾病的这个因果关系和它的自然病程搞清楚,那我们才能够做到预防。治未病的话,就是说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
其实治未病,讲到养生的大法呢,就离不开八个字,叫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饮食呢当然就是我们讲的营养了,但中医里面更加注重节律和节制,就说我们饮食要有规律,饮食的结构呢你要有所控制,不能吃太杂对不对,那么而且呢他要有所节制,不能吃太多。所以这个都是属于讲到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营养要均衡,营养要适度。那么中医来讲就是说叫谨和五味,我们对所有的食物它有酸苦甘辛咸五味,那你这种五种味道也要相互取得一个平衡,所以这个就是跟我们现代的营养学有一点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我们每一餐呢都不能够吃得太多种类的食物,像五味杂陈这个肯定不好吃了,所以像这个就是我们讲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可能比较容易理解了,叫作息有规律,比如说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对不对,我们每天作息的那个时间点都是比较固定的,这样的话对我们气血的运行是比较有利的。
问题三:总被说气色不好,是怎么回事?
这个属于我们中医望诊的内容。
我们中医望诊首先就要望这个人的神气怎么样,这个人像这个年轻的小朋友他就很有神气很灵活,眼睛来回转来转去的,如果说这样子的话他的气就比较足,这个是讲的气的一部分。那么色呢就是讲了颜色了,我们面部有很多种颜色,虽然我们是黄种人,但是因为他有不同的人的体质,那么就有青色的是吧黄色的赤色就是红色的还有白色的还有黑色的,那么它们相对来讲就会入不同的脏腑,这个是一个方面。但是如果说我们用刚才讲的八纲的这种思路来的话,那么比较黑一点的比较青一点的他可能就偏寒,比较红的和黄的他就可能偏热,所以通过这样来观察这个气色不好的话,他肯定是跟我们正常的那个气色不一样。
就好像过去那个白色绸缎把它蒙在一个红色的那个朱砂上面,就叫白里透红这种气色就最好。如果他太黄了说明他血虚因为他没有这个不能滋养他的面部,他太赤了说明他这个阳亢对不对,所以这个就把几个东西就可以从他的面色气色这边,我们普通人也能观察的出来,他知道你不是正常的但他可能说不出来这么一些名堂。说不出来具体哪里有问题。
对,这是一个。第二个呢如果说我们面部它是反映心脏的一些情况,它的气血的一些情况的
话,那么又分为两种情况,一个呢是气血不足的,一个呢是气滞血淤的。如果是气血不足呢,像我们刚才讲的这些那得有些倦怠乏力、心烦失眠等等这些伴随的症状,那么你看这个人就没精神他很疲惫他也不想说话。其实这个气色不好不光是看颜色,你可能看他这个人的外貌,所以我们说这个第一印象好不好,印象印象就是你首先要识别。第二个要识别这个人的身体的状态,所以是气色。那么第二个情况呢就气滞血瘀了,那这个可以看什么,就不是光看整个面部了也可以观察到比如说这个到了中年以后,很多人脸上有斑这个就是气滞血瘀的一种表现,还有一种淤血的表现舌底有淤点或者嘴唇比较暗,其实嘴唇很暗的话其实也是很明显的一种征兆。那么你通过这样的再来问他你身上有没有哪里痛啊,特别是胸痛啊、胁痛啊,有没有这些症状,那么你就可以特别是像这个有血瘀的人呢,一般他这个痛跟别的痛还不一样,它是刺痛,好像那个针的扎一样的那种痛,所以就比较锐利。因为它里面有一些实的东西在刺激,所以是一种刺痛。
所以我们望气色你望了以后你基本上就有个大体印象,一叫察色暗脉先别阴阳,你只要把它的阴阳虚实寒热大概的区分一下,然后呢再四诊合参,就是收集其他的信息综合得到一个结论。
那像其实刚刚谭教授您也是说了因为小孩有神他就比较灵动,如果呢气不足的人呢他就比较没有精神比较疲累,还有血不足的人他可能脸色就偏白偏黄,那其实像这种很多女孩子就经常是脸色比较苍白,还有口唇比较白,精神可能会比较低落,然后情绪会比较不高涨,那像这种其实可以推断出他是一种气血不足了嘛?
没错。
那像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那肯定就是不足则补之,那中医里边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因为你不足就要补,就好像我们这个西医里边的营养素一样,你这个缺了你就要补这个营养素。我们中医里面就是你的气不足了,我就要补气血不足,就要养血。那从食物里边可以补,你比如说像我们这个大枣既补气又养血,那还有人参是补气为主了,那么像枸杞是补血为主的,就有一些区分。那么其他的像这个当归四物汤,给女孩这个就是标准的搭配了,因为我们中医里面妇科里面讲的就是女子血多气少,那么如果她本来血是够的结果她血不足了,那你就可以知道她比正常的情况下血虚的厉害,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给她补血。只不过气血之间的关系是气为血之帅,而且血是靠谁来化生,要靠气来化生的,所以补血的时候大家一定不要忘了还要补气,就不能说我只补气,比如说你不能单用一个人参来补气就行了,要搭配要气血同补才行。你可能听说过这么一个方子叫十全大补汤,十全就是百分之百的能补,就是说你来十个我就给你补十个,同时他是十味药啊,里边就是包括四君子汤加四物汤再加黄芪肉桂,那这样的话呢就很均衡,所以他这里边就有一个我们有一个巧妙就说我们虽然中医里面分气虚血虚,但是很多时候你还得要两个药协调,同时还要注意一个问题,补的时候不能单补,有的人说虚不受补,那为什么会虚不受补呢,就是因为你这个补的东西太呆滞了他补不进去,我们都要有一种东西把它传递进去,比如说理气的活血的这种成分,比如说陈皮、玫瑰花、桃仁红花,对这些东西都可以把它传递过去给他推动起来。尤其像刚刚您讲到的这种气滞血瘀,其实也是很适合后面说的这些把它推动起来活血行气。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那这个呢是今天关于我们这个补气血的问题,如果大家平时啊老是被人家说你今天气色不太好气血不太好,要记得我们刚刚谈教授给大家分享的,做笔记然后把它用起来赶紧行动起来。我们也祝大家轻松养出好气血,养出好气色,我们下期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