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年步入暑假假期,很多人都会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回家陪陪父母,二是和朋友来一场诗与远方的旅行。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选择后者的可能性明显更多一些,至于原因虽说是各有不同,但也大同小异。
追求诗与远方的旅行固然没错,但或许很多人忘了,当我们在人前肆意追求的“诗与远方”时,我们的父母或许正在另一个角落忙于“生活的苟且”。
“与子同行”对于父母而言本是件极为幸福的事情,但现实的残酷是:他们用自己的苟且谋生,支撑起我们的疯狂发颠。
这里没有任何的道德绑架,也不存在任何的批判,这只是我们大多数人所面临的赤裸现实。
对于年轻人而言,尽管生活诸多不如意,但每逢合适的时机总还是能让自己适度调节,可对天下的父母们来说,他们有多少人是没有了这个权利和机会,且终将有一天会离你而去。
我们或许有千百种向闺蜜、朋友表达情感的方式,却找不到一种合适的时机向父母道一声“我爱你”。
他们或许也只能用在你的朋友圈里“点个赞”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诗与远方的向往,甚至乎他们连这个方式都不会。
我们不可否认,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自己活得青春无敌、过得光鲜亮丽,却看不见身后默默正供养着自己的父母,为了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还在向这个世界低声下气。
2.
最近一则关于法庭上“妈妈再抱我一下”的新闻在微博上刷屏,并引发网友们热议。
女子夏天为了在外面肆意挥霍不惜去借校园贷,结果数额越借越大,最终无力偿还,为了还贷,她盗窃了养母7万块钱的积蓄,并挥霍一空。
因女儿不思悔改,养母与她解除了收养关系,夏天为此威胁养母“小心点”,不曾想,最近被控盗窃罪的夏天再次和养母在法庭上相见,哭着说妈妈再抱我一下。
当我看到这则新闻时,不得不让我再次想起了那句:“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在炫耀诗和远方。”
可现实是,这样的人和事并非是个例,明明各方面条件很一般,却不惜牺牲父母也要把日子过得很“高级”。
比如,此前网上流传的一张商场里母亲流泪给13岁女儿下跪的照片被疯狂转发,也令不少父母感到心寒。
究其原因,只不过是为了一部苹果手机,母亲因为钱不够希望女儿能够原谅,女儿非但不理解,反而在商场里对母亲破口大骂。
无奈,母亲给女儿就地跪下了,可女儿依旧趾高气昂的对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母亲一顿数落。
如果说照片中的13岁女儿是因为“年少无知”才做出这样的举动,那今年年初网上曝出的“白眼狼女儿转走父亲300余万积蓄与男友在国外挥霍无度拉黑全家”的新闻就不免要令人唏嘘。
能够为了自己快活,不惜骗取老父毕生积蓄、放弃家人,且全然不顾他们死活的“女儿”,不知她是如何做到这般心安理得的。
以及网络上频频爆出女儿为和人攀比,强迫父亲给自己买iphone等等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
或许,当你用iPhone和名牌把自己全副武装的时候,父母却连买个10块钱100M的流量包都要思忖好久,最后还没舍得买;当父母拖着疲惫的身躯、踉踉跄跄行走在夜色中时,你却在某个KTV、酒吧里呼朋引伴、潇洒度日。
人性的欲望总是无止境的,父母对我们的付出却是无私的,但是我们不能因肆意欲望而消费这种无私,对于自己的欲望也不应该附加到父母身上而变得无止境。
3.
前不久临近高考前夕,正在热播的综艺节目《极限挑战》请来了一群即将高考的学生,只用了6个问题,便将我们所面临的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残酷的摆在大家面前,也给人以无尽的思考。
这6个问题问题分别是:父母是否接受过大学以上的教育?父母是否为你请过一对一家教?父母是否让你持续学习功课以外的一门特长且目前还保持一定水准?是否有过一次出国旅行的经历?父母是否承诺过你出国留学?父母是否一直视你为骄傲并在亲友面前炫耀你?
规则其实很简单,高三的学生们站在操场上同一起跑线,男人帮六个人每个人问一个问题,如果答案是有,即可向前走6步到达下一条线,如果答案是没有,原地不动。
在6个问题结束后,在画面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拿到满分只有1人,拿到3分的同学比较多,但依旧有一分未得的同学。
有人一路向前,有人还停留在原地,彼此间的距离,在镜头之下显得分外刺眼。
最后节目组发出指令,站在原地的学生听到口令后可以奋力往前跑像篮球馆,前20名抵达的同学可以获得相应奖励。
结果最后抵达篮球馆的20名学生中,有的是先于其他同学几秒钟抵达,有的虽然开始落后许多,但最终后来者居上。
看完之后个人的理解是,那些缩短距离的优势都是父母赐予的,只有自己的努力才能保持到最后的成功。
就像黄磊说的,人生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没有一个马拉松是在起跑线上赢的,只要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
虽然听起来有些像鸡汤,道理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但真正能够做到的却其实很少,多少人以出身和父母为借口,而放弃了努力?
4.
最近重温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当读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时,眼睛不知不觉便朦胧了起来。
朱自清的父亲是典型的“中国式父母”,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成了许多事;人至中年,为了整个家东奔西走,任劳任怨;人至暮年,便只是惦记着儿子和儿子的儿子。
他们辛劳一生,眼睛里始终只有自己的子女,任凭岁月带来的身材走样也好,还是现实所赋予的负重前行也罢,他们给你的,已是他们的全部,你又有什么理由嫌弃自己的父母不够好。
之前网上有一句话“我视金钱如粪土,父母视我为化粪池”的“现代式名言”,现在的年轻人,有多少都是如此。
脚踏着父母的“苟且”,在人前炫耀着自己的“诗和远方”,而我们的父母?为了子女们的诗和远方,宁愿一辈子苟且下去,即使心存芥蒂也不会有半句怨言。
就像某作家曾说的那样,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生活从来都是不易,如果你觉得容易,那肯定是有人替你承担了属于你的那份责任。
庚庚哥儿:单身二十数载的90后,一没颜值,二没才华,唯独不要脸,再渺小,也愿为你发声。微信公号:庚庚哥儿(ID:geng-711),如文章对你有所触动,转发点赞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