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430天
原文阅读:
18.9 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táo)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译文讲解:
太师挚去了齐国,亚饭乐官干去了楚国,三饭乐官缭去了楚国,四饭乐官缺去了秦国。打鼓的方叔去了黄河之滨隐居。(“播鼗(táo)”,“播”是摇,“鼗”是长柄摇鼓,两旁系有小槌。)掌“鼗”的乐官武去了汉水。少师是太师的助手,少师阳,和击磬的襄,则浮海住到海岛上去了。
启发思考:
太师挚,是乐官之长,亚饭、三饭、四饭,是先秦乐师的不同称呼。古代时,普通人一天吃两顿饭,天子却是每天四餐,意思是遍享四方贡物,心系四方。
《白虎通・礼乐篇》记载,王者吃饭都要奏乐,为什么要奏乐呢?是为了表示乐食天下太平,四海富饶。天子是至尊,非功不食,非听不饱。肚子要吃饱,耳朵也要听饱。天子一天吃四顿饭,寓意有四方之物,四时之功,平居中央,制御四方。因为每餐饭都有不同的乐师来奏乐,于是乐师的名称里就有了“饭”字。太师、亚饭、三饭、四饭,就是四顿饭负责的乐官。
鲁国是周公的后代,因为周公安邦定国的盖世功勋,成王特赐可奏天子之乐,所以鲁国也有四饭的规制。但到了鲁哀公时公室衰落,家臣把乐舞的高手都吸引走了,规矩都坏了,乐也奏不起来,礼崩乐坏,鲁国乐官们纷纷都散了。这些乐师的逃亡,客观上保持了礼乐的传承,使后来者“礼失而求诸野”成为可能。
顺便说一句,民间艺人也喜欢讲《论语》,评书鼓词也专门有个作品,而且传说是有名的鼓书艺人柳敬亭传下来的,叫《论语小段》,就演绎了这个故事。这个鲁乐师四散的故事,被演绎成季氏在家舞八佾,孔子看不过去,就略施小计让乐队散伙了。
我们学过,孔子对“礼乐”极为重视,如“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等等。“礼乐”作为统治者施政的一种重要手段,体现着一定的社会秩序,而且音乐对于民众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的教化作用。
周公“制礼作乐”,这是政治层面上的一种制度安排,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已经达到相当发达的程度。周朝对“乐”都非常重视,将其作为官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设立乐正等职官进行统一管理。《周礼·春官·大司乐》记载:
“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
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故先王著其教焉。”
孔子兴办私学,继承了周朝官学传统,在儒学中也设立了《乐》教,与《诗》教结合起来进行。所以,孔门弟子大多通晓音乐,几乎人人都能操琴鼓瑟。在“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曾晳“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可以看出,他鼓瑟技艺娴熟,收放自如,令人印象深刻。
子路是一个性情浮躁的人,根本没有耐心演习琴瑟技艺,有一次他在孔府门外鼓瑟,瑟音嘈杂,不成曲调,孔子实在听不下去,于是问道:“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弟子子游出任武城宰期间,推行礼乐教化,城中弦歌之声不断,故而受到了孔子的褒奖。这些事例都说明,演奏琴瑟等乐器是孔门《乐》教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君子修德的重要标准。
孔门教授的《诗》《书》礼乐,与传统的贵族教育好像没有什么区别,但就其实质而言,则有了非常重要的不同。这不同就在于,孔子已经把新的精神注入到了旧的文献中。譬如,把仁作为礼乐的基础,就与过去对于礼乐的理解不同。又如孔子和弟子读《诗》,由色进于礼,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中读出“礼后乎”(《论语·八佾》),显示出“旧瓶装新酒”的特点。
在孔子开创的私学教育中,新的学术、知识和文化风格已经诞生,其中的许多思想和精神随着历史发展沿革至今,让我们依然受益终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