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徒步写作第八团
非暴力沟通思考模式需要不断实践

非暴力沟通思考模式需要不断实践

作者: 朝西的向日葵 | 来源:发表于2021-09-01 22:49 被阅读0次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是关于《建立非暴力沟通的思考模式,这四个观点要改变》的内容。

    得到简友的用心反馈,在此深表感谢。

    她认为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点: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这四个步骤看似容易理解,但是要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去,会很难。她认为,这是人生的一种修行,能做到非暴力沟通的是一种境界,但修为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非暴力沟通的思维模式会自然建立。

    这位简友的观点代表了大多书刚刚接触《非暴力沟通》的人群,了解一个观点很难,接受并内化,必然更难。我们都认可体育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 ,可是真正践行的人有几个?

    我之前便接触过《非暴力沟通》,听过书、读过书、思考过、偶尔也会应用,去年还专门买了配套练习资料,感觉越深入了解越有收获。

    在我们只是在致力于寻求幸福的道路上,找到了一个方法,正好这个方法也能促进他人的幸福。而人类本性便是愿意“利他”的,愿意助力他人的福祉。

    我们不是圣人,也做不了圣人,我们只是想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想通过努力达成自己的幸福 ,正好有前人总结了方法,那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就像我之前说过的,我们会通过观察和思考,下意识地按照有益于我们自己的方式与人相处,与人沟通,不经意间会发现,一些观点与非暴力沟通的观点很相似,我们也凭借着感觉,沟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可是,为什么我们没办法把这套方法上升为理论,写出来,让更多的人受益,让爱好和平的全人类受益。这不仅仅是个人能力问题,更是家国天下的情怀。

    正是出于应用的念头,我今天想写一些关于非暴力沟通思考方式的练习内容,作为对之前知识的一个复习和回顾。

    一、价值判断与道德评判的区别

    价值评判:

    价值判断是物体或者事件对人类需求满足的程度的评价,其判断过程更加主观、更容易带入情感。

    我们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他人”就是一个价值判断。能充分体现价值的文字还有很多,比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食嗟来之食;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当我们动用价值评判去分析一件事情或着一个人的时候,更能够增进相互之间链接和理解。

    懂了价值评判和道德评判,我才明白为什么张宏杰的历史小说总是充满了人性的光芒,那是因为,他写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即使是历史上大奸大恶之人,也并非生就的坏胚,都有当时的社会环境、成长经历、政治生态、外部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将这个人推向了那一步。

    即使一个反面人物,他也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价。比如他笔下的吴三桂,一手好牌如何打成一把烂局,还有那些本来铁铮铮的汉子,如祖大寿、洪承畴,前一秒还是抗清英雄,下一秒就变成了汉奸。读这样的书 ,不会让我们产生鄙视和批判的念头,只会让我们思考, 如果历史把我推到这个位置,我将何去何从?该如何避免出现他们身上出现过的问题。虽然是一道无解的题,但至少 ,我们遇到这些历史人物,大脑中不会仅仅出现两个答案,这个是坏人,那个是好人;这个是英雄,那个是叛徒。

    道德评判:

    道德评判是特定社会阶段遵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荣辱、好坏进行评价,通过赞扬、褒奖或者批评、谴责的方式来引导人们的言行的行为。

    我们认为不同的人心中的道德标准都是不同的,每一个时代的道德标准也是不同的,同一时代不同国家、地区的道德标准也是不同的,因此用拿自己秉持的道德标准来衡量他人的言行难免会让人觉得有失公允,容易产生敌对情绪和反抗意识。

    价值判断是对人类需求满足程度的判断;道德评判是特定社会基于一定的原因规定的一些列行为准则,并以褒奖或惩罚手段得以推广,以此准则引导民众的言行。

    价值判断更注重的是人的需求,道德评判更注重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非暴力沟通中,为了便于更加关注人类的需求,就选择了价值评判作为评价的方式。

    因为价值评判,更容易让人与人之间需求打成相互理解和和链接。虽然每个人的需求不甚相同,但总有相同的地方,比如生存、温饱、安全、情意、自尊、成就、自我价值等等,有太多共通的点,是无关种族、无关受教育背景、无关社会环境的,说起来每个人都会深有感触。

    二、我们的语言表达有时是否否认或淡化了我们责任,举几个例子说明

    1.为什么要每天做饭?

    因为我不得不这样做。

    2.为什么我要打我的孩子?

    因为他不认真写作业,说他还不听。

    3.为什么修改财务报表?

    .因为老板让我这么做.

    4.为什么要抽烟?

    .因为身边所有的人都抽烟。

    5.为什么我要让你停职?

    因为你违规了,按照公司规定,我必须这么做。

    6.为什么我必须做我讨厌的工作?

    因为我不仅是一个丈夫,还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三、要求和请求的区别

    在非暴力沟通的世界里,要求和请求必须做区别,不是文字游戏,也不是可有可无,因为这决定我们将以何种心态面对沟通结果,尤其是当对方拒绝了我们的请求的时候。

    要求:带有强制的味道 。如:老师要求学生用铅笔写字。

    请求:将对方置于上方,具有支配权和决定权。从每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示弱的心态。如:失业工人请求政府给予救济。

    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每一个人都希望被重视、被尊重,所以,当你以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去要求对方打成你的愿望的时候,对方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反对你的要求,找各种理由拒绝你的要求。相反,当你能够低一点姿态,用商量的语气沟通,态度上尊重对方,如果你的要求不是很过分的话,是很容易得到对方的同情和认可的。这让我想起一句话:“你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但是我就是讨厌你说话的样子。”

    人是感性动物,大多数情况下是感性认识参与决策的,虽然误差的几率很高,但是人们乐此不疲。

    四、练习不带评判的语言,去陈述一件事情

    评判的语言: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所以你应该更加勤奋学习。

    不带评判的语言:你用5分钟时间就记住了整首曲谱,而且能在读了不到5遍就背会这些内容,说明你有更好的学习潜力需要你去挖掘。

    评判的语言:你总是不管孩子。

    不带评判的语言:上周你一次都没有接孩子放学,也没有辅导孩子学习。

    评判的语言:他是个很负责任的人。

    不带评判的语言:一份打扫大街的工作,他一干就是40年,没有迟到一天。

    评判的语言:你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

    不带评判的语言:今天早上提醒你整理书包 ,中午让你好好午休,下午告诉你回家就写作业,你都没有听,我想知道你的想法,可以吗?

    以上是非暴力沟通的实践练习内容,通过这样解读,我加深了对非暴力沟通的认识。

    五、不暇思索写下两人在冲突时的对话,然后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思考模式分析。

    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感觉,这个题目答案,可能需要我动用几万个脑细胞 ,编一个故事了。

    可是此刻,我有点小得意,因为就在今天下午,我和女儿的一段冲突的对话,令我不经哑然失笑 。

    女儿今年上五年级了,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对家庭事务的参与意识更加强烈,如果有人不重视她的意见,便会很生气。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接上她回到家里以后,我们之间因为写作业的问题产生了冲突,我们之间的对话如下:

    我:放学到家,第一件事,要赶快写作业哈。

    孩子:妈妈,妈妈,妈妈,你把我的彩笔在哪了?妈妈妈妈,你把我的彩笔放在哪了?……

    我:……………(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没有回答孩子)

    孩子:妈妈你把我的彩笔放哪里去了。(孩子不耐烦地大声质问)

    我:在抽屉里。(被孩子的情绪影响,孩子的声音引起我极大的抵触心理 ,但是强忍着,没说话)

    孩子:……(10分钟过去了,还没有开始写作业)

    我:圈圈,圈圈,圈圈(圈圈是我家孩子的小名)

    孩子:…………

    我:圈圈、我再叫你一声,你不答应,你小心点我收拾你。圈圈……

    孩子:…………(还是没说话)

    我:你听见我叫你了没有?(我气急败坏,濒临发作的边缘)

    孩子:我叫你那么久,你都没有理我。(孩子战战兢兢地从房间里出来,脸上挂着委屈和恐惧,但仍然坚持把自己想法表达出来。)

    我:你该写作业了。(我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意识到自己沟通方式的简答粗暴、态度蛮横。)

    这是一次失败的沟通,我作为家长,希望动用自己的家长的权威来威胁孩子就范,但是孩子一边克制自己的恐惧,一边对我的做事方式提出反对。

    你看,即使你在天生有优势的沟通对象面前,也不能通过威胁和恐吓的手段令其就范,即使一时成功 ,也并非长久之计。

    如果我能安静地走到孩子身边问她一句:“圈圈,妈妈刚才叫了5次,可是你一次都没有回答妈妈,这让妈妈很失落,因为我觉得你不够尊重妈妈,你是否可以在下次妈妈叫你的时候,即使不能出现,也告诉妈妈一声,而不是置之不理。这样的话,妈妈会觉很开心。

    这样说,我相信孩子也会将自己的担心和恐惧坦诚地告诉我,促进我和孩子共同的幸福。

    而不是像今天这样,孩子委委屈屈地去写作业,我刚开始生闷气,后来又自责。这样的沟通让双方都很受伤不是吗?

    六、总结

    通过对以上五个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可以将之前谈过的《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和思维模式等要点进行复盘。

    通过这样的复盘,能够加强我们对非暴力沟通的理解,便于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加以应用。

    我们认为,理解得再好的知识,如果不用于实践,那这部分知识早晚会归回书籍。所以,《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本身就是一种工具,注重的是应用。

    毫无疑问,这一定是一个从刻意练习到自然而然的过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暴力沟通思考模式需要不断实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sx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