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放学后,我和往常一样,去了学校门口靠右的牛肉拉面馆吃拉面。我一进去,售票员笑盈盈地看着我,对她这种特别热情的喜笑颜开,我却没有丝毫的异样的感觉,因为,她的这种笑是为了迎合来吃饭的每一个人,这里,不免带点“欢迎再来”的意思。
生意人不得不这样,否则,饭馆就会冷落。
我要了韭叶的,拉面有好多种,细的、二细、宽的,我最喜欢吃韭叶的,细的吃起来有点糊糊,二细的吃起来刚好,但吃的次数多了,也就吃不处其中的味道。宽的过宽,我的喉咙里一时半会吞不下去。
拉面不过三分钟就可以出锅,我自己端到了一张桌上。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个男孩子,看起来有八九岁,穿着校服,我开始吃面,他已经喝汤了。
这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不知因为我和孩子的爸妈熟悉,而是因为他的吃的神态,让我特别喜欢。
他喝汤的样子特别潇洒,端起碗来,长大嘴,纯粹就是往里倒。我忙说:“孩子,慢点喝,防止噎着!”他顾不得把碗从嘴边拿开,说:“习惯了呗!”我又问:“这大碗饭吃饱了么?”他笑呵呵地用眼神扫了一下我,说:“再有一碗就好了!”
这时,收拾碗筷的那个女服务员走过来,说:“这孩子吃得好,看看这身板,多结实啊!”
我随即递给他我自己仅有的一个鸡蛋,这孩子先是推辞,声音太小,随即,鸡蛋早就到了他手里。至此,我明白――孩子一旦声音太小的时候,预示着一种“特别想要”。
他几乎一口吞掉一个鸡蛋!
他迅速离开,临走时,没对我说一声感谢!
不过,我还是特别欣慰。因为这孩子的吃相,让我感悟出――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这才是吃!
我看了其他饭桌上,几乎每一个碗里,都是剩汤剩菜,唯独我面前的碗里,一点儿汤水也没有。
吃饭绝不是饭量大小的问题,关键是一个吃的状态好不好。这孩子吃饭,不管吃相美不美,三下五除二,吃便是。这种吃的痛痛快快、吃的酣畅淋漓,倒让我产生羡慕嫉妒恨。就我而言,几乎每顿饭,不是心里想着这,就是顾忌那,每顿饭,我顾忌的太多。自然,也就吃不出饭菜真正的滋味。尤其逢上酒席,一系列的客套,茶水不倒,决不能动筷子。上位的人不发话,其他人也不能动筷子。倒酒必须倒三次,方才动筷子。这些礼节,一时间扰得心里没有丝毫的吃的想法。
几乎十之八九的酒席,我都是应付而已。要说像这个小男孩这样痛痛快快的吃,我只有到了村镇小饭馆,或许才是。来村镇小饭馆里吃饭的,大都是灰头土脸的庄稼人,他们坐在一张饭桌前,狼吞虎咽,自然无人顾忌吃相了,尽管填饱肚子就是。
吃饭和做事一个理,酣畅淋漓该多好!畏首畏尾地多辣人。想怎么吃就怎么吃,真正才能吃出味道。武松一连喝掉十八碗酒,方可才没送进虎口丧命。吃出味,仅仅有钱使不开,关键是个心态!我们有好多人不是被钱搞晕了,而是自己把自己装晕了。小孩子最懂得坦诚,不懂得装相。
从此以后,我也学学这孩子――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吃个痛痛快快,吃个淋漓尽致,不要过多的顾忌,啥都不想,吃便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