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2380天早安问候。
前两天聚会,有位好友跟我吐槽,说老婆很爱挑他的毛病。不管什么事,总会当着你的面来指责你。比如吃饭前没有洗手要被骂,或者是洗碗的时候用的毛巾错了,也会被她数落一顿。
在这样相处下去,都感觉日子没法过了,总觉得对方控制欲过强。
这个问题,想必很多人都遇到过,亲密关系中经常出现的困扰,在这里我解释一下这里面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因素。
首先比较明显的是这个行为存在一定的防御机制。这里的防御机制,倒不是说人有多坏,而是指创伤、环境等方面影响,造成了个体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困扰。
就拿刚才所讲的洗手来说吧。有的人从小也遭遇过这样的经历,吃饭前本来挺开心的,结果被父母批了一顿,说你怎么不去洗手就来吃饭呢?一点也不像乖孩子,去!把手洗了再过来吃,要不然打你!
受到斥责以后,孩子内心就会有一定的应急情绪,同时可能会存在过度反应以及条件反射的行为。
他们内心可能会存在这样的认识:“吃饭不洗手是不好的,会被人骂,以后我一定要洗手,这样别人就不会欺负我了。”
然而内心虽然这么想,但是也不见得人“一定会认同这个行为”。有的人就会觉得:“吃饭洗不洗手有什么关系?我是拿筷子吃又不是拿手去抓,为何要骂我?”
这种逆反行为,极容易滋生人的应激情绪。
如果有以后生活中有人存在类似的行为,那么就会引起他本人的“厌恶”,那种过往被批评、欺负的心理就出现了。
这时他们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别的人产生抵触心理,也想纠正对方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
与其说是对别人不满,实际上是内心痛苦投射的过程,把人的防御状态体现得淋漓尽致。
生活中很喜欢对身边的人挑毛病,大概率会是这种情况多一些,过往的创伤或者痛苦行为而造成的情绪困扰。
除了防御的因素,还有哪种情况会喜欢对身边的人挑毛病呢?过度自恋。要是个体存在自恋型人格或者行为模式,那么就会产生挑毛病的行为。
因为自恋的背后心理机制是“看不惯”。我看不惯你做事情做得一塌糊涂,有失败的现象,这会激起我内心的愤怒。
我都能做好,你为什么做不好?这不是你笨是什么?
于是有的人就会开始“指手画脚”,试图用挑毛病的方式来干预对方的行为。一方面是避免看不惯产生不舒服,另一方面也是想满足“我很强大”的内在心理。
你看看,我把事情做好了,你做不好,显得我比你厉害了吧?你应该听我的。
每个人都会有点自恋心理,这很正常,关键是要“适度”。有的人就是没有边界,什么事情都会过度,把这种控制欲施加到别人的身上。
与此同时他们可能还不自知,还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有错。即使有人指出他们的错误,也会做出愤怒的抵触情绪,无法虚心接纳别人的意见。
比起前者创伤以及应激导致的行为,自恋引起的问题会更严重一些,它可能会伴随有心理功能的受损,心智化能力或者人格缺陷的情况,得需要调整以后才能够得到改善。
不管是哪种模式,什么原因引起的挑毛病行为,这个都可以好好思考总结一下。不管情况严不严重,它还是反映了内心存在的某些问题。
找到原因以后,再去合理面对,那么就能够扭转过来,以后人际关系也不会再陷入类似的困境。
网友评论